【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健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四肢骨缺损的重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创伤性、骨髓炎性以及骨肿瘤性骨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一直是创伤骨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四肢骨干骺端大段骨缺损,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肿瘤假体,此方案的不足之处是需要完全去除干骺端残余的骨质,即破坏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自然关节面,这给患者造成了带来更大创伤的同时给患者的自然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进一步,在一些情况下,上述的肿瘤假体还需要进行翻修,即置换肿瘤假体,这会进一步破坏原有骨组织,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0003]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实现了四肢骨的大段骨缺损组织的填充的同时能够保留干骺端的残余骨质,进而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关节面,且能对骨缺损部位进行完整的填充,恢复自然解剖结构以及力学传导性能,同时通过分体设置的两段假体实现其中一段的置换,降低假体的整体替换给患者带来的伤害。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干修补假体和至少一个干骺端假体;在不同的重建阶段,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不同的所述干骺端假体连接;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骨组织连接;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骨组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髓针,所述髓针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髓针插入髓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髓针上设有第三连接孔,锁钉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实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第二骨组织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耘,仇长东,祝腾蛟,刘冰川,胡元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