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91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储藏间室、与储藏间室后壁共同限定出冷却风道的风道后盖、与风道后盖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的风道前盖板、风道隔热棉;风道前盖板上形成有安装有风机的风机遮蔽腔;风机的竖向对称面记为M1,风机遮蔽腔上形成分居于竖向对称面M1相对两侧且均呈弧形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风机遮蔽腔与所述送风风道;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均与所述竖向对称面M1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风量损失,增加有效出风量;另外,在蒸发器化霜时断开冷却风道与储藏间室,以避免蒸发器化霜时所产生的热空气进入储藏间室而导致储藏间室内温度波动。藏间室内温度波动。藏间室内温度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冰箱的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0002]风冷冰箱风道设置在储藏间后壁,蒸发器设置在风道后面。蒸发器因结霜太多影响制冷效果,因此每间隔一段时间需要化霜,化霜时候蒸发器下方的加热管持续加热,蒸发器的温度会暂时上升到7度左右。因热气上升冷气下沉原理,化霜时候热气会通过导风圈进入到风道中,再通过风道进入储藏间中,因此储藏间温度提高,热气携带水份在食材上覆着形成冰晶同时造成食材表面容易腐败变质以及冰淇淋等表面呈现融化状态等问题。
[0003]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冰箱。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冰箱,其包括:
[0007]箱体,限定出隔热的储藏间室;
[0008]风道后盖,其设于所述储藏间室的后壁上;所述风道后盖与所述储藏间室的后壁共同限定出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内设有蒸发器;
[0009]风道前盖板,其与所述风道后盖共同限定出与所述储藏间室相连通的送风风道;
[0010]风道隔热棉,其设于所述风道前盖上,并位于所述风道前盖靠近所述风道后盖的一侧;
[0011]风机遮蔽腔,其形成于所述风道前盖板上,且其内安装有风机;
[0012]所述风机的竖向对称面记为M1,所述风机遮蔽腔上形成有分居于竖向对称面M1相对两侧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0013]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呈弧形,且均连通所述风机遮蔽腔与所述送风风道;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均与所述竖向对称面M1相平行;
[0014]蒸发器化霜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关闭,所述风机遮蔽腔与所述储藏间室相断开。
[001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点记为A1,下端点记为B1,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记为第一弧
[0016]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端点记为A2,下端点记为B2,所述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记为第二弧
[0017]所述第一弧与第二弧在一同个圆O2上。
[001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风机所在的圆记为圆O1;其中,圆O1与圆O2为同心圆。
[0019]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所述第一弧与第二弧所在的圆O2的半径为R2;所述风机所在的圆O1的半径记为R1;
[0020]其中,R2:R1∈[1,2.5]。
[00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A1O2B1∈[45
°
,70
°
],∠A2O2B2∈[45
°
,70
°
]。
[002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风道前盖板上形成第一隔离件、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位于第二隔离件的上侧;
[0023]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一端与第二隔离件的对应端共同限定出第一送风口,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隔离件的对应端共同限定出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处设有形成有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门单元,所述第二送风口处设有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门单元;
[0024]所述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风门单元、所述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风门单元各自靠近所述风道后盖的端部均与所述风道后盖相配合,且所述风道前盖板、第一隔离件、第一风门单元、第二隔离件、第二风门单元与所述风道后盖共同限定出所述风机遮蔽腔。
[002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隔离件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及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件共同限定出第一送风口,第二隔离板与第二隔离件共同限定出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三隔离板向靠近所述风道前盖板的上端一侧凹陷。
[0026]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三隔离板包括靠近第二隔离件一侧的第二气流壁,所述第二气流壁形成为蜗壳型线的一部分。
[0027]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二隔离件包括靠近所述风机一侧的第一气流壁,所述第一气流壁形成为蜗壳型线的一部分。
[002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二隔离件上设有连通其上下两侧空间的通道。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储藏间室、与储藏间室后壁共同限定出冷却风道的风道后盖、与风道后盖共同限定出送风风道的风道前盖板、风道隔热棉;风道前盖板上形成有安装有风机的风机遮蔽腔;风机的竖向对称面记为M1,风机遮蔽腔上形成分居于竖向对称面M1相对两侧且均呈弧形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风机遮蔽腔与所述送风风道;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均与所述竖向对称面M1相平行;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少风量损失,增加有效出风量;另外,在蒸发器化霜时断开冷却风道与储藏间室,以避免蒸发器化霜时所产生的热空气进入储藏间室而导致储藏间室内温度波动。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冰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冰箱的的送风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冰箱的风道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冰箱的风道前盖板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冰箱的第一风门单元与第二风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技术冰箱的第一风门单元与第二风门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1]图11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2]图12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3]图13为本技术冰箱的送风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4]以上各图中:储藏间室12;内胆13;开口12a;胆后壁13a;送风单元14;送风风道141;冷却风道15;风机遮蔽腔16;风机20;风道隔热棉1;避让孔10;风道后盖2;吸风口21;第一固定槽22;第二固定槽23;风道前盖板3;第一隔离件31;第二隔离件32;通道33;第一气流壁320;第二气流壁310;第一隔离板311;第二隔离板312;第三隔离板31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5;第一送风口41;第二送风口42;第一风门单元5;第一风门框51;第一风板52;第一出风口50;第一安装盒53;第二风门单元6;第二风门框61;第二风板62;第二出风口60;第二安装盒63;第一风区81;第二风区82;第一排风口91;第二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冰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限定出隔热的储藏间室;风道后盖,其设于所述储藏间室的后壁上;所述风道后盖与所述储藏间室的后壁共同限定出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内设有蒸发器;风道前盖板,其与所述风道后盖共同限定出与所述储藏间室相连通的送风风道;风道隔热棉,其设于所述风道前盖上,并位于所述风道前盖靠近所述风道后盖的一侧;风机遮蔽腔,其形成于所述风道前盖板上,且其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竖向对称面记为M1,所述风机遮蔽腔上形成有分居于竖向对称面M1相对两侧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呈弧形,且均连通所述风机遮蔽腔与所述送风风道;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所对应的弦均与所述竖向对称面M1相平行;蒸发器化霜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关闭,所述风机遮蔽腔与所述储藏间室相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点记为A1,下端点记为B1,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记为第一弧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端点记为A2,下端点记为B2,所述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弧形型线记为第二弧所述第一弧与第二弧在一同个圆O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所在的圆记为圆O1;其中,圆O1与圆O2为同心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与第二弧所在的圆O2的半径为R2;所述风机所在的圆O1的半径记为R1;其中,R2:R1∈[1,2.5]。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A1O2B1∈[45
°
,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张树栋张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