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凤勇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76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包括有立体框体、地杆、限位杆、底环、限位环和行走机构,立体框体由底部框体、前框架、后框架和横梁构成框体结构,所述限位环包括有第一和第二限位环,在底部框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底环,在两根横梁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环,在前框架上靠近横梁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限位杆分为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前限位杆通插入第二限位环内,后限位杆插入第一限位环内,地杆插入底环内;并在立体框体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保定架,可根据牲畜体型调整其容纳空间,防止牲畜活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及使用方便,其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畜牧业专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养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畜牧养殖涉及猪、牛、羊、马等的饲养。在对牛、马等大型牲畜的规模化养殖,需要经常对牲畜进行临床健康检查、注射治疗以及疫病采样监测等,这就必须将牲畜保定起来,限制其活动。目前采用的措施主要有麻醉保定、捆绑保定和保定架三种方式,麻醉保定的成本高,经常使用会对牲畜造成伤害,且不适合普通养殖户操作。而捆绑保定操作难度大,效果不佳,且牲畜反抗会危害到操作者人身安全。采用保定架对牲畜进行保定,是目前最为方便科学的限制牲畜活动的方式。
[0003]现有的保定架存在体积庞大,可移动性差,制作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户或兽医在对牛、马等牲畜诊疗、配种过程中,为了防止牲畜在病痛和恐惧之下做出激惹行为,经常需要使用牲畜保定架。而现有保定架一般都是采用定点设置,导致其移动不方便,同时,由于现有的保定架在制作完成后,其体积就固定不变,不能根据牲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立体框体、地杆(10)、限位杆(11)、底环(12)、限位环和行走机构,所述立体框体由底部框体、前框架、后框架和横梁(5)构成框体结构,所述横梁(5)设有两根,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固定于底部框体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通过两根横梁(5)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设置为具有通孔的圆环结构,包括有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14),在所述底部框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底环(12),在两根横梁(5)之间靠近后框架一侧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第一限位环(13),在所述前框架上靠近横梁(5)一侧从下至上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第二限位环(14),所述限位杆(11)和地杆(10)均设有两根,分别为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以及前地杆和后地杆,所述前限位杆通过限位环中的通孔,呈平行状态插入任意一组第二限位环(14)内,所述后限位杆通过限位环中的通孔,呈平行状态插入任意一组第一限位环(13)内,而所述前地杆和后地杆分别插入位于底部框体的前端及后端的底环(12)内;并在所述立体框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还分别设有一个行走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体框体上还设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一端固定于前框架的顶部,另一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立体框体外侧,并在所述固定杆(15)的自由端上设有一个吊环(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5)采用长度为0.6~0.8m的镀锌钢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前框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吊环(16)固定于靠近固定杆(15)前端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大型牲畜保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体由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通过焊接方式围成矩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相平行,而所述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相平行, 所述底环(12)由四个圆环组成, 四个圆环呈对称状态分别焊接于第一横杆(1)及第二横杆(2)的两端;所述前框架由两根前立柱(6)和一根前连接杆(7)通过焊接方式围成矩形结构,而所述后框架由两根后立柱(8)和一根后连接杆(9)通过焊接方式围成矩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凤勇邹启凯孔光英罗杰陈学忠汪宇何仕荣杨梅吴杉
申请(专利权)人:卢凤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