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明专利>正文

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59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包括有超声发生器和超声骨导耳机;超声发生器能生成20000~38000Hz范围内的超声音频;超声骨导耳机包括有骨导振子,骨导振子包括有换能器,超声发生器与换能器电性连接。与传统的耳鸣治疗仪通过掩蔽耳鸣的方式进行治疗不同,超静音耳鸣治疗仪生成的声能的频率在20000~38000Hz范围内,耳鸣后效抑制效果更好,并且能有效地将声音能量传达到颅内,从而实现听觉系统的变化。统的变化。统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静音耳鸣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耳鸣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耳鸣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耳鸣一直是困扰耳鼻喉科大夫的三大疑难杂症之一,现有很多学说表明,其发病机理发生在颅内即外耳与大脑皮层之间。目前现有的耳鸣治疗仪多为使用耳鸣掩蔽器通过耳机传导声音能量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然而现有的耳鸣治疗仪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目前的耳鸣掩蔽器的声音能量是通过气导方式进行传导的,这种传导方式只能将声音能量传达到内耳而不能有效地传达到颅内,但绝大多数的耳鸣的病灶不在内耳而在颅内其他部位,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目前的耳鸣掩蔽器声音能量多集中在125~8000Hz的范围,其掩蔽所能提供的缓解效果仅能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效果持续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耳鸣治疗仪,生成的声能频率在20000~38000Hz范围内,能有效地将声音能量传达到颅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包括有超声发生器和超声骨导耳机;超声发生器能生成20000~38000Hz范围内的超声音频;超声骨导耳机包括有骨导振子,骨导振子包括有换能器,超声发生器与换能器电性连接。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6]在使用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时,患者戴上超声骨导耳机,致使骨导振子的换能器紧贴患者的耳朵后方的乳突骨上,然后开启超声发生器,超声发生器生成的超声音频以电能信号的形式通过线缆传递到达超声骨导耳机的换能器上,由于换能器的自身特性,到达换能器上的电能信号将会被转化为声能信号而产生振动,通过振动实现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将声能信号传递到患者的颅内部位,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治疗。又由于超声发生器生成的声音的频率为20000~38000Hz范围,超出了人类听觉能感知的频率范围,因此该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并不会感知到有声音,达到了静音的效果;并且现有的研究表明20000~38000Hz高频声能的耳鸣后效抑制效果更好。
[0007]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超声发生器包括有音乐播放模块和功率放大器;音乐播放模块与功率放大器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器与超声骨导耳机的换能器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超声骨导耳机还包括有弧形头戴,所述骨导振子安装于弧形头戴的一末端上。
[0009]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骨导振子还包括有盘片,盘片安装在换能器上。
[0010]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盘片的直径在20~40mm范围内。
[0011]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换能器为铝陶瓷换能器。
[0012]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所述超声骨导耳机还包括有耳挂,耳挂安装设置在骨导振子上。
[0013]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与传统的耳鸣治疗仪通过掩蔽耳鸣的方式进行治疗不同,超静音耳鸣治疗仪生成的声能的频率在20000~38000Hz范围内,耳鸣后效抑制效果更好,并且能有效地将声音能量传达到颅内,从而实现听觉系统的变化,包括:
[0014]1.减少代表耳鸣的神经元活动与背景神经元活动之间的反差;
[0015]2.促进中枢水平可塑性的改变;
[0016]3.转移大脑探知耳鸣信号的能力;
[0017]4.减少听觉系统不正常的增益,从而降低超敏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的骨导振子和耳挂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超声发生器;11

音乐播放模块;12

功率放大器;2

超声骨导耳机;21

骨导振子;211

换能器;212

盘片;22

弧形头戴;23

耳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图2为实施例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包括有超声发生器1和超声骨导耳机2;超声发生器1能生成20000~38000Hz范围内的超声音频;超声骨导耳机2包括有骨导振子21,骨导振子21包括有换能器211,超声发生器1与换能器211电性连接。在使用超静音耳鸣治疗仪时,患者戴上超声骨导耳机2,致使骨导振子21的换能器211紧贴患者的耳朵后方的乳突骨上,然后开启超声发生器1,超声发生器1生成的超声音频以电能信号的形式通过线缆传递到达超声骨导耳机2的换能器211上,由于换能器211的自身特性,到达换能器211上的电能信号将会被转化为声能信号而产生振动,通过振动实现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将声能信号传递到患者的颅内部位,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治疗。又由于超声发生器1生成的声音的频率为20000~38000Hz范围,超出了人类听觉能感知的频率范围,因此该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并不会感知到有声音,达到了静音的效果;并且现有的研究表明20000~38000Hz高频声能的耳鸣后效抑制效果更好。
[0024]如图1所示,所述超声发生器1包括有音乐播放模块11和功率放大器12;音乐播放模块11与功率放大器12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器12与超声骨导耳机2的换能器211电性连接。其中音乐播放模块11可通过播放光盘等储存介质生成20000~38000Hz的音频信号;由于传统的气导耳机运行所需的电能较小,因此传统的音乐播放器通常是通过单一的音频线缆同时实现对音频信号的传输以及为耳机提供正常运行所需的电能,但超声骨导耳机2相较传统的气导耳机正常运行所需的电能较大,而音乐播放模块11通过音频线缆传输的电能不足以实现超声骨导耳机2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12增大功率从而实现为超声
骨导耳机2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的电能。
[0025]为了使超声骨导耳机2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所示,所述超声骨导耳机2还包括有弧形头戴22,所述骨导振子21安装于弧形头戴22的一末端上。弧形头戴22能使患者穿戴超声骨导耳机2时不易脱落,增加稳定性。
[0026]为了使超声骨导耳机2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骨导振子21还包括有盘片212,盘片212安装在换能器211上。换能器211通过转化获得的声能信号传递到盘片212上,盘片212将声能信号转化为振动,盘片212能更贴近患者耳朵后方的乳突骨上将该振动通过皮肤传播到颅骨。
[0027]为了使超声骨导耳机2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盘片212的直径在20~40mm范围内。
[0028]为了使超声骨导耳机2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能器21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超声发生器和超声骨导耳机;超声发生器能生成20000~38000Hz范围内的超声音频;超声骨导耳机包括有骨导振子,骨导振子包括有换能器,超声发生器与换能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发生器包括有音乐播放模块和功率放大器;音乐播放模块与功率放大器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器与超声骨导耳机的换能器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静音耳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骨导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明
申请(专利权)人:兰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