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50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夹具以及能够朝所述夹具方向移动的针刺机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用于刺入所述布料的刺针,所述刺针的直径为0.18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蜂类迅猛繁衍,因蜂蜇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防蜂服作为防止蜂类等昆虫侵袭的专用防护服,在国内配备使用非常多。
[0003]但马蜂的种类繁多,在生物分类上,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胡蜂总科和蜜蜂总科。目前已鉴定蜂类约50000多种,其中蜜蜂总科约20000种,胡蜂总科约32000种,对人类有毒害种类约700多种。根据马蜂的生活习性及特征,其蜇人时最大的危害便是蜂针刺达人体皮肤,并将蜂毒释放进入人体内。因而,防蜂服作为保障蜂巢处置人员安全的防护装备,如何保障蜂针不会穿透防蜂服的面料从而刺到人体皮肤便成为衡量面料抗蜂蛰刺的关键,其材料的抗蜂蜇性能究竟如何,需要安全可靠的测试结果来衡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能够简单高效的对布料抗蜂蛰能力进行检测。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
[0006]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夹具以及能够朝所述夹具方向移动的针刺机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用于刺入所述布料的刺针,所述刺针的直径为0.18mm
±
0.008mm,所述夹具包括夹座、与所述夹座通过拉紧件相连的夹板以及能够使所述夹板克服所述拉紧件的拉力以远离所述夹座的调节件。
[0007]使用时,将布料置于夹具上,控制针刺机构朝夹具方向移动,使模拟蜂针形态的刺针刺穿夹具上的布料,由此测得布料的抗蜂蛰能力数据,该数据对防蜂服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防蜂服的设计更为完善、全面,从而更好的保障蜂巢处理人员的安全。
[0008]通过将夹具设置成夹座与夹板通过拉紧件相连的结构,能够自行压紧位于夹板与夹座之间的布料,无需手动拧紧螺栓将布料压紧,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所述针刺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针刺机构沿所述刺针的轴向方向移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针刺机构的移动速度为50mm/min

250mm/min。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丝杠,连接所述丝杠的电机,穿设于所述丝杠中并与所述丝杠啮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针刺机构相连,使用时,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滑块沿丝杠进行升降,由此带动与滑块相连的针刺机构进行升降。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针刺机构还包括针座和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针座与所述基板相连,所述刺针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针座底部。所述
针座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MCU、连接所述MCU的屏幕与打印机。运行时,针刺机构降下,刺针刺入夹具上的布料中,对布料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变化,将压力数据传输至MCU,MCU对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其显示在屏幕上,随着实验的进行,刺针对布料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达到布料所能承受的临界时,刺针将布料刺穿,此时刺针对布料施加的压力瞬间减小。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波动,将相应的压力数据输入至MCU,MCU经处理分析后将穿刺力(即压力的峰值)显示在屏幕上。打印机可以将得到的实验数据打印在纸上供后续处理分析。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座和夹板上设有供所述刺针穿过的孔。从而使刺针能够刺穿位于夹座和夹板之间的布料。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件为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夹座上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在转动至第一位置能够顶开所述夹板,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夹板脱离接触。在使用时,转动偏心轮至第一位置,使其顶开夹板,将张紧的布料置于夹板与夹座之间,随后转动偏心轮至远离夹板的第二位置,即可实现布料的装夹。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偏心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偏心轮距其与转轴较远的一端与所述夹板相抵。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夹座的直径,所述偏心轮在转至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夹板的外圈相抵。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紧件包括连接所述夹座和夹板的拉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针座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这样在安装刺针时,可通过旋转针座将刺针调整至水平位置,这样在拆装时无需一手捏住刺针防止其下落,一手拧紧固定螺栓,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上设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条,所述基座与所述导向条滑动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调节针刺机构与夹具之间的初始距离,以适应不同的测试情形,使用灵活性与兼容性更高。
[002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能够方便快捷的测量布料的抗蜂蛰能力,对防蜂服的设计制作以及保障蜂巢处理人员的安全具有突出的帮助;布料装夹方便,使用时只需拧动偏心轮将夹板顶开,放入布料,再拧动偏心轮至不再与夹板接触的位置,即可在拉簧的作用下自行将布料压紧于夹板和夹座之间,完成布料装夹;针座与夹具之间的相对距离能够调节,使用灵活,兼容性好;针座可相对基板旋转90
°
,这样在拆换刺针时无需用手扶住刺针,操作更为安全简便。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旋转台和旋转座的配合视图;
[0026]图5为针座的剖视图;
[0027]图6为夹具的剖视图;
[0028]图7为夹座被顶开时的夹具剖视图;
[0029]图8为夹具的俯视图;
[0030]图9为刺针的俯视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0032]其中:100

针刺机构,110

基板,111

旋转座,112

弹性销,113

导向槽,114

调节螺母,120

针座,121

针腔,122

第一螺栓,123

旋转台,124

定位销孔,130

刺针,131

针体,132

针柄,133

限位头,200

夹具,210

夹座,211

第三螺栓,2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夹具以及能够朝所述夹具方向移动的针刺机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用于刺入所述布料的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的直径为0.18mm
±
0.008mm,所述夹具包括夹座、与所述夹座通过拉紧件相连的夹板以及能够使所述夹板克服所述拉紧件的拉力以远离所述夹座的调节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针刺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针刺机构沿所述刺针的轴向方向移动。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机构的移动速度为50mm/min

250mm/min。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布置的丝杠,连接所述丝杠的电机,穿设于所述丝杠中并与所述丝杠啮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针刺机构相连。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机构还包括针座和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针座与所述基板相连,所述刺针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针座底部。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抗蜂蛰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针座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上。7.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素燕施巍周凯赵轶惠林建波谢春龙姜一桐林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