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43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包括吸声单元、侧边框、底边框和隔声单元,所述隔声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框,且隔声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底边框,所述隔声单元的上端设置有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吸声面板、吸声背板和吸声材料,所述玻璃背板内部设置有吸声材料,且玻璃背板一侧设置有玻璃面板,所述隔声单元包括透明板、微穿孔板、连接件和空腔,所述透明板的一侧设置有微穿孔板,且透明板与微穿孔板之间设置有空腔。该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满足传统声屏障具有的透光和隔声效果的基础上,使声屏障用透明板单元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增加了声屏障整体的插入损失,有效的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有效的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有效的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噪声控制
,具体为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不断深化,对于环境问题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及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类环境问题也原来越被重视。对于城镇居民来说,交通噪声是主要影响因素,解决交通噪声问题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在道路两旁设立声屏障,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噪声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声屏障是一种设立在噪声源及接收点之间用于阻断噪声传播的屏障,声屏障按照其作用类型来分,可分为纯隔声型声屏障及吸隔声复合型声屏障。就其降噪效果而言,由于吸隔声复合型声屏障具有较好的吸声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透声声能和反射声能,不但减少一次透射声能,也减小了多次反射声引起的降噪效果下降的问题,较纯隔声型声屏障对于敏感点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为解决声屏障透光等问题,有研究人员使用夹胶玻璃、PC板和亚克力板等产品应用于声屏障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以解决目前的隔声板透光性不好,降噪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包括吸声单元、侧边框、底边框和隔声单元,所述隔声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框,且隔声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底边框,所述隔声单元的上端设置有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吸声面板、吸声背板和吸声材料,所述吸声背板内部设置有吸声材料,且吸声背板一侧设置有吸声面板,所述隔声单元包括透明板、微穿孔板、连接件和空腔,所述透明板的一侧设置有微穿孔板,且透明板与微穿孔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透明板与微穿孔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均为金属板,且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上均匀设置有穿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均为亚克力板或碳酸酯板,且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的厚度均为1.2

3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声单元的厚度为50

1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声材料为玻璃棉或岩棉或三聚氰胺棉或聚酯纤维或通孔泡沫铝。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板设置在最外侧,微穿孔板设置在最内侧,且透明板为亚克力透明板或碳酸酯透明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板的厚度为10

25mm,所述空腔的厚度为5

1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微穿孔板上设置有开孔,且开孔孔径为0.6mm至1.2mm,孔的中心距为2.3mm至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吸隔声板竖截面为倒置梯形,且吸声单元与隔声单元之间的夹角为25

60
°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0015]该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满足传统声屏障具有的透光和隔声效果的基础上,使声屏障用透明板单元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增加了声屏障整体的插入损失,有效的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侧视图;
[0018]图3是A处放大图;
[0019]图4是吸声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吸声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申请的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包括吸声单元1、侧边框2、底边框3和隔声单元4,隔声单元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框2,且隔声单元4的下端设置有底边框3,隔声单元4的上端设置有吸声单元1,吸声单元1和隔声单元4通过连接件密封连在一起,吸声单元1包括吸声面板101、吸声背板102和吸声材料103,吸声单元1为金属穿孔吸声结构,金属穿孔吸声结构内填超细玻璃棉作为吸声材料,使用超细玻璃棉作为结构的吸声材料,可以使吸声结构具有较高的降噪系数,且重量较普通玻璃棉较轻,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为铝合金,使用铝合金作可以增加结构的防腐性能,增加结构的适用环境及年限,且铝合金质量较轻,吸声背板102内部设置有吸声材料103,且吸声背板102一侧设置有吸声面板101,隔声单元包括透明板401、微穿孔板402、连接件403和空腔404,透明板401的一侧设置有微穿孔板402,且透明板401与微穿孔板402之间设置有空腔404,微穿孔板402与透明板401表面存在一定厚度的空腔404,使用微穿孔吸声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结构的降噪性能,且根据噪声源的特性可以对微穿孔吸声结构进行的吸声设计,最大程度衰减噪声源的声能,从而减少透明板401结构的透射声能,透明板401与微穿孔板40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403,吸声单元1和隔声单元4通过连接件呈一定夹角进行连接,根据几何声学原理声波入射到隔声单元会产生声反射现象,结构具有夹角可以使声波反射进入吸声结构中,从而保证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能。
[0023]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均为金属板,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最好为铝合金,使用铝合金作可以增加结构的防腐性能,增加结构的适用环境及年限,且铝合金质量较轻且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上均匀设置有穿孔。
[0024]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均为亚克力板或碳酸酯板,亚克力板和碳酸酯板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且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的厚度均为1.2

3mm。
[0025]吸声单元1的厚度为50

100mm,。
[0026]吸声材料103为玻璃棉或岩棉或三聚氰胺棉或聚酯纤维或通孔泡沫铝。
[0027]透明板401设置在最外侧,微穿孔板402设置在最内侧,且透明板401为亚克力透明板或碳酸酯透明板,由于亚克力具有十分优异的透光性,亚克力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亚克力板作为透明板材料可以在保证高透光率的同时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0028]透明板401的厚度为10

25mm,空腔404的厚度为5

10mm。
[0029]微穿孔板402上设置有开孔,且开孔孔径为0.6mm至1.2mm,孔的中心距为2.3mm至5mm。
[0030]透明吸隔声板竖截面为倒置梯形,且吸声单元1与隔声单元4之间的夹角为25

60
°
,吸声单元1和隔声单元4通过连接件呈一定夹角进行连接,根据几何声学原理声波入射到隔声单元会产生声反射现象,结构具有夹角可以使声波反射进入吸声结构中,从而保证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能。
[0031]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声单元(1)、侧边框(2)、底边框(3)和隔声单元(4),所述隔声单元(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框(2),且隔声单元(4)的下端设置有底边框(3),所述隔声单元(4)的上端设置有吸声单元(1),所述吸声单元(1)包括吸声面板(101)、吸声背板(102)和吸声材料(103),所述吸声背板(102)内部设置有吸声材料(103),且吸声背板(102)一侧设置有吸声面板(101),所述隔声单元包括透明板(401)、微穿孔板(402)、连接件(403)和空腔(404),所述透明板(401)的一侧设置有微穿孔板(402),且透明板(401)与微穿孔板(402)之间设置有空腔(404),所述透明板(401)与微穿孔板(40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均为金属板,且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上均匀设置有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均为亚克力板或碳酸酯板,且吸声面板(101)和吸声背板(102)的厚度均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戴梦超宣君张启曼洪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铁二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