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行车大车定位RFID检测的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车大车定位RFID检测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式起重机通常是以桥形主梁的金属结构作为主要承载构件横架在车间、仓库及露天料场的固定跨间上方,桥式起重机的大车可沿轨道移动,取物装置则悬挂在可沿大车移动的起重小车上,使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习惯上将这类起重机叫做“天车”或“行车”。它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起重量大和不占地面作业面积等特点,是各企业中不可缺少的起重机械设备。
[0003]在企业仓库、港口、货场等场所大量应用行车、天车或桥式起重机等机械进行搬运作业,物料、货物的装卸以及在垛位之间的转移都需要进行位置识别。识别方法通常是采用RFID检测,RFID检测会用到读写头和载码体,多个载码体通常安装在库区的墙壁上,读写头则通常安装在行车上,读写头在行车过程中检测载码体,通过每个载码体确定行车的当前位置。
[0004]读写头通常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行车上,焊接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行车大车定位RFID检测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码体(1)、读写头(2)和第一支架(3);所述载码体(1)设于大车(4)的轨道旁侧;所述读写头(2)通过第一支架(3)连接于大车(4)上且所述读写头(2)可检测所述载码体(1);所述第一支架(3)上设有第一滑槽孔(31)、第二滑槽孔(32)和第三滑槽孔(33);所述第一滑槽孔(31)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滑槽孔(31)与所述载码体(1)的载码面平行;所述第二滑槽孔(32)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滑槽孔(32)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三滑槽孔(33)与所述载码体(1)的载码面垂直;所述读写头(2)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孔(31)、第二滑槽孔(32)或第三滑槽孔(33)移动或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车大车定位RFID检测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架(5);所述载码体(1)通过所述第二支架(5)连接于库区的立柱(6)上;所述第二支架(5)上设有第四滑槽孔(51)、第五滑槽孔(52)和第六滑槽孔(53);所述第四滑槽孔(51)竖直设置;所述第五滑槽孔(52)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五滑槽孔(52)与所述读写头(2)的读写端面平行;所述第六滑槽孔(53)水平设置且所述第六滑槽孔(53)与所述读写头(2)的读写端面垂直;所述载码体(1)可沿所述第四滑槽孔(51)、第五滑槽孔(52)或第六滑槽孔(53)移动或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车大车定位RFID检测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紧固件(7);所述第一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5)和第三连接板(36);所述第三连接板(36)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5)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4)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5)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36)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5)平行,所述读写头(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上;所述第三滑槽孔(33)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36)上,所述紧固件(7)贯穿所述第三滑槽孔(33)并可沿所述第三滑槽孔(33)移动或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板(36)可通过所述紧固件(7)与所述大车(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孔(31)和所述第二滑槽孔(3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4)的上下两段,所述第一滑槽孔(31)和所述第二滑槽孔(32)内均设置有紧固件(7),所述紧固件(7)可沿对应的滑槽孔移动或固定,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张涛,曹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港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