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31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所述异形板与安装槽之间相互嵌合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向底座侧面弯折,所述弧形板的内部设置有灯座且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灯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异形板的边角处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异形板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在底座的上部还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向底座内侧弯折,在弧形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灯座且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灯泡,用于照明,同时在弧形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用于毛笔的挂放。用于毛笔的挂放。用于毛笔的挂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


[0001]本技术涉及笔筒
,更具体为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

技术介绍

[0002]笔筒: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的制作除了材质的不同,绘画技法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十世纪初期,江西景德镇的瓷画艺人对传统粉彩画法加以改造,用粉彩原料在瓷器上绘制中国画,形成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绘名家流派。余文襄,又名恂松,别号华舜,斋名“清平画室”“名泉古屋”,师承“珠山八友”之一的何许人,擅长绘画雪景;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0003]目前,现有的笔筒结构单一缺乏移动的趣味性,同时在使用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笔筒结构单一缺乏移动的趣味性,同时在使用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所述异形板与安装槽之间相互嵌合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向底座侧面弯折,所述弧形板的内部设置有灯座且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灯牌,所述底座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雾化喷头且雾化喷头位于安装槽之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管道与连接头之间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墨槽且墨槽位于安装槽的侧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设置有若干组并等间距分布,若干组所述连接柱与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异形板的上部呈弧形结构设置且若干组异形板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异形板、弧形板、连接柱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异形板的边角处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异形板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且异形板之间任意滑动,使山峰
状结构可以任意组合,在底座的上部还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向底座内侧弯折,在弧形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灯座且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灯泡,用于照明,同时在弧形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用于毛笔的挂放,在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若干组雾化喷头,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之间相连接,使用时雾化喷头喷出水雾,与异形板形成的山峰,形成宛如水墨画一样的意境,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底座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连接头;3、异形板;4、弧形板;5、连接柱;6、安装槽;7、雾化喷头;8、墨槽;9、灯座;10、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3,所述异形板3与安装槽6之间相互嵌合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弧形板4且弧形板4向底座1侧面弯折,所述弧形板4的内部设置有灯座9且灯座9的内部设置有灯牌,所述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雾化喷头7且雾化喷头7位于安装槽6之间,所述雾化喷头7通过管道与连接头2之间相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3,异形板3的边角处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异形板3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在底座1的上部还设置有弧形板4且弧形板4向底座1内侧弯折,在弧形板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灯座9且灯座9的内部设置有灯泡10,用于照明,同时在弧形板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5,用于毛笔的挂放,在安装槽6之间设置有若干组雾化喷头7,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7之间相连接,使用时雾化喷头7喷出水雾,与异形板3形成的山峰,形成宛如水墨画一样的意境,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0018]进一步改进的,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墨槽8且墨槽8位于安装槽6的侧面,墨槽8与底座1一体成型用于墨汁的盛放。
[0019]进一步改进的,如图3所示:所述弧形板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5且连接柱5设置有若干组并等间距分布,若干组所述连接柱5与弧形板4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柱5的设置方便不同型号的毛笔进行挂放,方便取放。
[0020]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异形板3的上部呈弧形结构设置且若干组异形板3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雾化喷头7喷出水雾,与异形板3形成的山峰,形成宛如水墨画一样的意境,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0021]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异形板3、弧形板4、连接柱5均采用木质材
料制成,木质材料质量轻,结构稳定。
[0022]本技术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3,异形板3的边角处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异形板3之间形成山峰状结构,且异形板3之间任意滑动,使山峰状结构可以任意组合,在底座1的上部还设置有弧形板4且弧形板4向底座1内侧弯折,在弧形板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灯座9且灯座9的内部设置有灯泡10,用于照明,同时在弧形板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5,用于毛笔的挂放,在安装槽6之间设置有若干组雾化喷头7,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7之间相连接,使用时雾化喷头7喷出水雾,与异形板3形成的山峰,形成宛如水墨画一样的意境,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板(3),所述异形板(3)与安装槽(6)之间相互嵌合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弧形板(4)且弧形板(4)向底座(1)侧面弯折,所述弧形板(4)的内部设置有灯座(9)且灯座(9)的内部设置有灯牌,所述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雾化喷头(7)且雾化喷头(7)位于安装槽(6)之间,所述雾化喷头(7)通过管道与连接头(2)之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可移动笔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卓黄维水赵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