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远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工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31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工具开关,包括壳体、手动控制杆(3),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开关触头、电源端子、开关输出端、正反转换向机构和负载功率管(22),其特征在于:本开关各部件均设置在同一机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和负载功率管装在壳体内,负载功率管外罩有壳体绝缘封盖(23),绝缘封盖外装有散热片(24),金属紧固件(25)穿过散热片、绝缘封盖与负载功率管散热部位紧固连接,控制电路板上用于调速的可调电阻膜的滑动片(4)装在手动控制杆上,所述的开关触头为银触点跷板式结构,手动控制杆上设有凸块(2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功率大,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易于与各种电动工具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控制开关装置,特别是用于电动工具上的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的电动工具开关主要功能是先使电动工具的电机接通电源低速启动,然后通过调速电路提速,最后使电机全速转动。其主要结构包括机械操作部分,控制电路部分,正反转换向部分和驱动负载用功率管,其中控制电路中设置的调速电位器的滑动触头以及机械部分的电源启动开关触头、正反转换向触头的动触头分别与机械操作部分的手动控制杆连接,分别用以控制电源的接通、调速和电机的正反向换向。传统电动工具开关的机械操作部分、控制电路部分、电源插头和功率管多分为三个独立部分,相互用导线连接,致使体积大,结构不紧凑,与电钻等电动工具配套使用不方便。此外,现有这类开关中的开关触头多为推进磨擦接触或半触点型式接触,存在触点易磨损,工作寿命短,动作不可靠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寿命长的电动工具开关。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技术包括壳体(9、23)、手动控制杆(3),控制电路板(21),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开关触头(11、12、15、16)、电源端子(19、20)、开关输出端(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开关,包括壳体(9、23)、手动控制杆(3)、控制电路板(21)、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开关触头(11、12、15、16)、电源端子(19、20)、开关输出端(M+、M-)、正反转换向机构(8、7)和负载功率管(22),其特征在于:本开关各部件均设置在同一机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21)和负载功率管(22)装在壳体内,负载功率管(22)外罩有壳体绝缘封盖(23),绝缘封盖外装有散热片(24),金属紧固件(25)穿过散热片、绝缘封盖与负载功率管散热部位紧固连接,控制电路板(21)上用于调速的可调电阻膜(26)的滑动片(4)装在手动控制杆(3)上,所述的开关触头为银触点跷板式结构,手动控制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开关,包括壳体(9、23)、手动控制杆(3)、控制电路板(21)、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开关触头(11、12、15、16)、电源端子(19、20)、开关输出端(M+、M-)、正反转换向机构(8、7)和负载功率管(22),其特征在于本开关各部件均设置在同一机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21)和负载功率管(22)装在壳体内,负载功率管(22)外罩有壳体绝缘封盖(23),绝缘封盖外装有散热片(24),金属紧固件(25)穿过散热片、绝缘封盖与负载功率管散热部位紧固连接,控制电路板(21)上用于调速的可调电阻膜(26)的滑动片(4)装在手动控制杆(3)上,所述的开关触头为银触点跷板式结构,手动控制杆上设有动配合作用于开关触头跷板式动触头(11、12)的凸块(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端子(19、20)、开关输出端(M+、M-)、正反转换向机构(8、7)均设置在同一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换向机构结构为在壳体上装有可左右拨动的换向杆(8),换向杆上装有换向片(7),换向片与装在绝缘座内的开关输出端(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远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