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立涛专利>正文

键面可拆离的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16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键盘,由键帽、键面、底座、薄膜开关层、电路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做为安装面,碗状弹力体、电路块、薄膜开关层紧固在底座上,从而组装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底部;键帽和键面组装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面部;底部和面部上有互相配合的连接装置,从而可以使面部和底部组装成一个面部可拆卸的键盘整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键盘,特别是指用于计算机等操作控制类的键面可以拆离的键盘。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键盘,无论是标准计算机键盘还是其它的操作控制键盘,其键帽、键面、碗状弹力体、薄膜开关层、底座、电路块等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其组装方式是,键面做为安装面,螺丝通过底座紧固在键面上,其它部件夹在底座和键面之间。键盘由于其键帽众多,表面结构复杂,因此很容易变脏。而通过擦拭不仅费劲还很难清理干净,通过水洗又容易损坏键盘内部的电路;如果将键面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则相当于将键盘完全解体,这样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容易导致部件丢失或损坏。总之现有的键盘很难进行清洗以保持整洁,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着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现有的中国专利94100826、02293005,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些方案对键盘进行了较大改动,使得用户操作不便或不习惯,并且制造实施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键帽、键面相对独立的键盘,可以将键帽、键面做为一个独立整体轻松拿下来进行清洗,同时保持现有键盘的总体结构、布局和手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由键帽、键面、底座、电路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做为安装面,通过紧固装置将碗状弹力体、电路块、薄膜开关层组装到底座上形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底部,其中的碗状弹力体依附着于薄膜开关层之上或者碗状弹力体相互连接自身形成一个整体;键帽和键面按现有方式组装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面部;底部和面部上有互相配合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以是槽,铰链,螺钉等形式及其组合,从而可以使面部和底部组装成一个面部可拆卸的键盘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易脏的面部可以方便的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因此可以保持键盘的干净卫生,从而维护了使用者的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其构成基本维持原状,使用者不会有生疏感,并且制造简单可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面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面部和底部组合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是(这里以计算机用键盘为例),面部[1]由键帽[11]和键面[12]组合构成,其连接方式为现有的扣接方式。底部[2]由碗状弹力体[21]、电路块[22]、薄膜开关层[23]和底座[24]组合构成;在底座[24]上有凸起的螺柱[33],用于定位和紧固,薄膜开关层[23]位于底座[24]之上,碗状弹力体[21]附着在薄膜开关层[23]上,或者碗状弹力体[21]自身构成一个整体而位于薄膜开关层[23]之上;通过螺母[32]和螺柱[33]的配合可以将碗状弹力体[21]、电路块[22]、薄膜开关层[23]紧固在底座[24]上,从而形成一个独立部分。面部[1]的前端是一钩状结构,对应的底部[2]的前端为一向内的凹槽结构;面部[1]的后端有若干个孔洞,对应的底部[2]的后端有螺孔;这样通过两者前端的啮合,后端手拧式螺钉[34]的固定使其构成一完整的键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由键帽、键面、底座、薄膜开关层、电路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做为安装面,碗状弹力体、电路块、薄膜开关层紧固在底座上,从而组装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底部;键帽和键面组装成一个独立部分,称为面部;底部和面部上有互相配合的连接装置,从而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闫立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