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1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转动设有球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球体的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位于球体两侧的前阀座和后阀座,所述阀体与前阀座连接处凹陷有前密封槽、阀体与后阀座连接处凹陷有后密封槽,所述前密封槽内设有单密封组件、后密封槽内双密封组件,所述单密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密封槽的单夹套,所述双密封组件包括设有俩个第二密封槽的双夹套,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弹性件以及限制弹性件脱离的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设置前单密封阀座结构可实现向介质上游方向自动泄压的功能,后双密封阀座结构,可保证后阀座两端的密封。后阀座两端的密封。后阀座两端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球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阀门市场发展,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产品高效、长寿要求的制约,天然气长输管道和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口天然气开始大量进入国内,超低温阀门的在不同低温介质中的需求量更是连年上涨然,而现有的产品其在超低温等行业内的使用中,性能寿命性价比都达不到理想情况,在超低温的情况下,阀体与阀座两端的连接处都需要进行密封保证零泄漏,现有球阀的密封性能不够,致使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开启阀门时的密封足够,会出现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好的密封效果的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转动设有球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球体的阀杆,其特征是:所述阀体内设有位于球体两侧的前阀座和后阀座,所述阀体与前阀座连接处凹陷有前密封槽、阀体与后阀座连接处凹陷有后密封槽,所述前密封槽内设有单密封组件、后密封槽内双密封组件,所述单密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密封槽的单夹套,所述双密封组件包括设有俩个第二密封槽的双夹套,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弹性件以及限制弹性件脱离的挡圈。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前单密封阀座结构可实现向介质上游方向自动泄压的功能,后双密封阀座结构,可保证后阀座两端的密封。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圈包括第二挡圈和设置于第一密封槽开口处抵紧弹性件限制其脱离第一密封槽的第一挡圈,所述双密封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双密封组件背向设置,所述双夹套上设有位于两个弹性件之间的弹性部,所述第二挡圈设置于后密封槽内并挤压弹性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圈配合在密封组件在阀座朝向阀体运动时能够挤压弹性件完成密封槽部的密封。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阀座朝向前密封槽的一端均设有插销孔,所述前密封差内设有与插销孔插配的圆柱销,所述阀体内设有朝向前阀座的第一弹性槽,所述第一弹性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前阀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销通过前阀座上面的插销孔来定位挡圈,来限定高性能蓄能圈位置,使其固定以保证其密封性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内设有朝向后阀座的第二弹性槽,所述第二弹性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后阀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提供预紧力,使阀座更能贴合球体密封面,保证两者的密封。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上设有阀盖,所述球体上凹陷有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所述阀体上凸有与下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凸出部,所述阀杆与球体连接的一端延伸进入上定位槽,所述阀盖包括连接部与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套设于阀杆并限制其脱离上定位槽,所述连接部固定于阀体,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设有固定组件。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槽,所述固定环槽内设有T型导向套、单密封组件以及设置于T型导向套朝向固定部的垫片。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阀盖,所述上阀盖上摩擦焊有滴水盘。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阀座与后阀座上喷涂或堆焊硬质合金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盖和阀体采用两道密封,高性能蓄能圈是第一道,体盖的金属垫片榫槽结构是第二道,保证阀门无外漏同时采用螺栓栓接,可自由方便拆卸,采用板材制造,用摩擦焊与加长支架连接,保证其平整度及性能、确保阀门的散热性同时几项部件的设计提升,更加提升了球阀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2为A部放大图;
[0019]图3为B部放大图;
[0020]图4为C部放大图。
[0021]图中:1、阀体;2、球体;21、上定位槽;3、阀杆;41、前阀座;42、前密封槽;421、插销孔;422、圆柱销;43、单密封组件;44、单夹套;45、后阀座;46、后密封槽;471、双密封组件;472、双夹套;473、弹性部;49、弹性件;51、第一挡圈;52、第二挡圈;53、第一弹性槽;54、第一弹簧;55、第二弹性槽;56、第二弹簧;61、阀盖;62、连接部;63、固定部;71、固定环槽;72、T型导向套;73、垫片;9、滴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转动设有球体2,阀体1上设有连接球体2的阀杆3,其特征是:阀体1内设有位于球体2两侧的前阀座41和后阀座45,阀体1与前阀座41连接处凹陷有前密封槽42、阀体1与后阀座45连接处凹陷有后密封槽46,前密封槽42内设有单密封组件43、后密封槽46内双密封组件471,单密封组件43包括设有第一密封槽的单夹套44,双密封组件471包括设有俩个第二密封槽的双夹套472,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弹性件49以及限制弹性件49脱离的挡圈。
[0024]挡圈包括第二挡圈52和设置于第一密封槽开口处抵紧弹性件49限制其脱离第一密封槽的第一挡圈51,双密封组件47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双密封组件471背向设置,双密封组件47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挡圈52且第二挡圈52挤压弹性部473使弹性件49向两侧密封后密封槽46,双夹套472上设有位于两个弹性件49之间的弹性部473,第二挡圈52设置于后密
封槽46内并挤压弹性部473。第一挡圈51与圆柱销422相互配合能够固定第一挡圈51的一端,在圆柱销422的作用下抵紧弹性件49以防止弹性件49脱离密封槽,同时能够增加单密封组件对前密封槽密封性能。
[0025]前阀座41朝向前密封槽42的一端均设有插销孔421,前密封差内设有与插销孔421插配的圆柱销422,阀体1内设有朝向前阀座41的第一弹性槽53,第一弹性槽53内设有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的一端连接前阀座41。
[0026]阀体1内设有朝向后阀座45的第二弹性槽55,第二弹性槽55内设有第二弹簧56,第二弹簧56的一端连接后阀座45。
[0027]阀体1上设有阀盖61,球体2上凹陷有上定位槽21与下定位槽,阀体1上凸有与下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凸出部,阀杆3与球体2连接的一端延伸进入上定位槽21,阀盖61包括连接部62与固定部63,固定部63套设于阀杆3并限制其脱离上定位槽21,连接部62固定于阀体1,连接部62与固定部63之间设有固定组件。
[0028]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槽71,固定环槽71内设有T型导向套72、单密封组件43以及设置于T型导向套72朝向固定部63的垫片73。
[0029]连接部62包括上阀盖,上阀盖上摩擦焊有滴水盘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转动设有球体(2),所述阀体(1)上设有连接球体(2)的阀杆(3),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内设有位于球体(2)两侧的前阀座(41)和后阀座(45),所述阀体(1)与前阀座(41)连接处凹陷有前密封槽(42)、阀体(1)与后阀座(45)连接处凹陷有后密封槽(46),所述前密封槽(42)内设有单密封组件(43)、后密封槽(46)内设有双密封组件(471),所述单密封组件(43)包括设有第一密封槽的单夹套(44),所述双密封组件(471)包括设有俩个第二密封槽的双夹套(472),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弹性件(49)以及限制弹性件(49)脱离的挡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其特征是:所述挡圈包括第二挡圈(52)和设置于第一密封槽开口处抵紧弹性件(49)限制其脱离第一密封槽的第一挡圈(51),所述双密封组件(47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双密封组件(471)背向设置,所述双夹套(472)上设有位于两个弹性件(49)之间的弹性部(473),所述第二挡圈(52)设置于后密封槽(46)内并挤压弹性部(4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硬密封固定球阀,其特征是:所述前阀座(41)朝向前密封槽(42)的一侧均设有插销孔(421),所述前密封槽(42)内设有与插销孔(421)插配的圆柱销(422),所述阀体(1)内设有朝向前阀座(41)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张智博蔡毅杨贵春叶志强蔡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特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