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采集的人体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影像采集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采集的人体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成像,又称自旋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0003]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医学影像获得方式之一。由于其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的病变诊断。
[0004]目前在核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人体是不能移动的,且一般需要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学影像采集的人体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电动液压缸(5),所述电动液压缸(5)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的一端,且所述伸缩杆(2)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A(13)内部与滑块(8)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底面外壁与滑轨(12)上表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8)设置在凹槽A(13)底面内壁,所述滑块(8)上表面开设有凹槽B(23),且所述凹槽B(23)内侧壁嵌合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9),且所述卡槽(19)内侧壁卡合连接有气垫(17),所述气垫(17)上表面开设有人型槽(14),且所述人型槽(14)左侧位置设置有充气孔(16),所述人型槽(14)右侧位置安装有放气孔(18),所述气垫(1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15),所述滑块(8)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绑带(9),且所述滑块(8)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侧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采集的人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9)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