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81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包括扫描组件和调节组件,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后表面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前表面且与所述蜗轮的内侧壁焊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底端与所述丝杆的顶端焊接,所述丝杆的外侧壁与所述螺纹套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焊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后壳体的后表面铰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传动螺纹套在丝杆上滑动,通过连接板与连接组件带动后壳体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摄像头上下运动,以对不同高度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完成本扫描模组的高度调节,提高了扫描效率。提高了扫描效率。提高了扫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扫描模组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扫描模组广泛应用于自动识别领域的核心识别部件,它是对条码扫描器进行二次开发的关键零件之一,具备完整独立的条码扫描与解码功能,并可以按需求写入各种行业应用功能程序,它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可以方便嵌入到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打印机,流水线设备、医疗器械、等各行各业的设备中。
[0003]扫描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扫描模组的适用范围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且不限于自助售货机、超市、物流等;在其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空间摆放位置限制,扫描模组放置于工作台之上,有时需要工作人员对扫描模组的扫描角度进行手动调节,且受限于高度的限制,扫描模组的高度也不能进行良好的调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扫描效率。
[0004]为此,提出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组件(10),所述扫描组件(10)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顶板(13)、摄像头板(14)、摄像头(15)、环形槽(151)、控制器(16)、补光灯(17)、自攻螺丝(18)、螺丝孔(181)蜂鸣器(19)和指示灯(110);调节组件(20),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第一板体(21)、底板(22)、电机(23)、蜗轮(24)、第二板体(25)、蜗杆(26)、丝杆(27)、螺纹套(28)和连接板(29);所述电机(23)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后表面顶部,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板体(21)的前表面且与所述蜗轮(24)的内侧壁焊接,所述蜗轮(24)与所述蜗杆(26)啮合连接,所述蜗杆(26)的底端与所述丝杆(27)的顶端焊接,所述丝杆(27)的外侧壁与所述螺纹套(28)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28)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板(29)的内部焊接;所述连接板(29)通过连接组件(30)与所述后壳体(12)的后表面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后表面与所述后壳体(12)的前表面相适配,所述顶板(13)的底部贴合于所述前壳体(11)和所述后壳体(12)的上表面,所述顶板(13)的上表面四角对称开设有所述螺丝孔(181),所述自攻螺丝(18)螺纹连接于所述螺丝孔(18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51)开设于所述前壳体(11)的前表面,所述摄像头(15)安装于所述摄像头板(14)的前表面,所述摄像头板(14)位于所述前壳体(11)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5)位于所述环形槽(151)的内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酷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