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74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灯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包括厚壁件、上装饰框、下装饰框及光源部,厚壁件固定夹设于上装饰框与下装饰框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光源部用于为厚壁件提供均匀入射光线,上装饰框包括压紧部,下装饰框包括承托部,压紧部与承托部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子安装空间,压紧部和承托部与厚壁件相接触的面均为光滑平面,厚壁件的外露长度和压紧部与厚壁件相接触区域的长度相等。本装置可以减少安装结构的复杂性,进而可以减少反射光线中杂线的数量,另外与厚壁件的接触面均为光滑平面,由此不会产生较多的高亮反射线,由此即可减少存在的高亮反射线的数量,并且对多组杂光进行遮挡防止出射以保证美观性。观性。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技术介绍

[0002]车灯为车辆上的重要组成配件,主要有前照灯、尾灯、转向灯、雾灯及日行灯等类型,其不仅具有常规的夜间照明作用,通常也是驾驶人员向其他人员发出驾驶意向的一个重要沟通工具。另外车灯也是车辆外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增加车辆美观性以及提高辨识度的重要特征部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灯的外观样式逐渐增多,近年来对车灯的美观性追求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车灯中的光导部件(厚壁件)可将LED光源的光线导出,但是由于车灯内部连接结构上的反射光线或其他杂光均会经过在光导部件内的多次全反射后一并由光导部件的外露部分的上表面射出,所以当车灯点亮时在车灯的非出光面上会存在较多的亮斑及高亮杂光等的外观缺陷,影响车灯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该车灯出射时厚壁件外露部分上表面(非出光面)无杂光,可提高车灯的美观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包括厚壁件、上装饰框、下装饰框及光源部,所述厚壁件固定夹设于上装饰框与下装饰框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光源部用于为厚壁件提供均匀入射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框包括压紧部,所述下装饰框包括承托部,所述压紧部与承托部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子安装空间,所述压紧部和承托部与厚壁件相接触的面均为光滑平面,所述厚壁件的外露长度和压紧部与厚壁件相接触区域的长度相等。
[0007]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厚壁件包括导光部及限位部,所述导光部垂直设置于限位部上,所述限位部夹设于由压紧部和承托部的侧壁面及光源部形成的第二子安装空间内。
[0008]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光源部包括光源出射部、反射部及匀光片,所述匀光片贴设于限位部上,所述光源出射部的光线经反射部反射后投射于匀光片上。
[0009]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反射部的内反射面上设有多组与竖直方向呈43
°
~47
°
角设置的反射台阶面,以使入射光转换方向垂直投射于匀光片上。本方案通过设置反射台阶面可将由下方入射的光线转化成多组平行光线垂直入射到匀光片上。
[0010]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匀光片为内部弥散有散射颗粒的矩形镜片,所述匀光片的面积大于导光部的导光截面的面积。本方案通过设置匀光片可将由反射部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光照强度进行混合分散后在过渡到厚壁件上,由此可以避免出现出射光线上存在光照不均匀的情况。
[0011]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厚壁件的表面为光滑平面。本方案通过将厚壁件的
表面均设置为光滑表面,可在车灯关闭时由外部难以观察到厚壁件的存在,也即可达到隐藏车灯的效果,增加车灯外观的多样性及美观性,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0012]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压紧部远离厚壁件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反射部的连接部固定连接。本方案将上装饰框的固定连接部设置在远离厚壁件的一端,由此连接部的复杂连接结构不会被入射光线照射到,另外也不会形成杂光反射。
[0013]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光源部还包括下抵触板,所述反射部的连接部的端部及下抵触板上均开设有卡接槽,两组所述卡接槽分别扣设于匀光片远离厚壁件的一侧的上下端部以使匀光片固定在厚壁件上。本方案通过在远离厚壁件的一侧对匀光片进行固定,可以避免连接处形成的反射光线进入到厚壁件内。
[0014]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承托部远离厚壁件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端头,所述卡接端头固定于车灯的连接筋位上。
[0015]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厚壁件的导光部的长度尺寸符合以下公式: X+D≤L≤X+D+H;
[0016]其中,厚壁件的导光部的外露长度为X,压紧部与厚壁件相接触区域的长度为D,并且X≤D;厚壁件的导光部的厚度为H,L为厚壁件导光部的总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的装置通过上装饰框的压紧部、下装饰框的承托部及光源部的一侧壁组成了一个具有相互垂直位置的安装空间,而在此安装空间内厚壁件可以被很好的进行夹紧固定,并且与厚壁件相接触的所有的面均为光滑平面。由此通过此形式的固定结构对厚壁件进行固定安装,由此可以减少有光线照射部分的结构的复杂性,进而可以减少反射光线中杂线的数量,另外与厚壁件的接触面均为光滑平面,由此当有光线照射在构型简单的光滑平面上时不会产生较多的高亮反射线,由此即可减少存在的高亮反射线的数量。
[0019]同时通过将厚壁件的外露长度和压紧部与厚壁件相接触区域的长度设置为相等可以保证将绝大部分的杂光反射线阻挡在压紧部与厚壁件相接触的区域内,而不会由厚壁件导光部的上表面上射出,由此保证了人眼进行观察时厚壁件的外露部分的上表面只有两条规则光线沿固定光路射出,并且只有在指定位置及角度处才能观测到,由此保证了车灯点亮时其外观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厚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10、导光部;11、限位部;20、压紧部;21、连接部;30、承托部;31、卡接端头;40、匀光片;41、反射部;411、反射台阶面;42、光源出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包括厚壁件、上装饰框、下装饰框及光源部,厚壁件固定夹设于上装饰框与下装饰框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光源部用于为厚壁件提供均匀入射光线,上装饰框包括压紧部20,下装饰框包括承托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包括厚壁件、上装饰框、下装饰框及光源部,所述厚壁件固定夹设于上装饰框与下装饰框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光源部用于为厚壁件提供均匀入射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框包括压紧部(20),所述下装饰框包括承托部(30),所述压紧部(20)与承托部(30)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子安装空间,所述压紧部(20)和承托部(30)与厚壁件相接触的面均为光滑平面,所述厚壁件的外露长度和压紧部(20)与厚壁件相接触区域的长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件包括导光部(10)及限位部(11),所述导光部(10)垂直设置于限位部(11)上,所述限位部(11)夹设于由压紧部(20)和承托部(30)的侧壁面及光源部形成的第二子安装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包括光源出射部(42)、反射部(41)及匀光片(40),所述匀光片(40)贴设于限位部(11)上,所述光源出射部(42)的光线经反射部(41)反射后投射于匀光片(4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41)的内反射面上设有多组与竖直方向呈43
°
~47
°
角设置的反射台阶面(411),以使入射光转换方向垂直投射于匀光片(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张文范春州孙海青陈方史云飞司亮张义隆郑靖龙郑雷
申请(专利权)人: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