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集束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561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体式集束轮架,包括支架、上轮架、下轮架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架与涂油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轮架与所述支架可滑动连接,所述下轮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架可移动连接,所述下轮架位于所述上轮架的下方、且所述下轮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轮架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体式集束轮架采用连体式设计,与涂油器连接,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位置稳定,减少校正频次,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同时还可以实现集束轮自动转位,大大减少集束轮磨损、降低集束轮报废率,降低更换频率,从而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节约人工成本。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体式集束轮架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连体式集束轮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从成型、浸润剂涂覆、再到拉丝机卷绕,中间需要一套工艺附件将丝束合股、形成涂油包角,并将丝束从上而下引至拉丝机,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此工艺附件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均有标准要求,但是目前常规使用的前述工艺附件是由上下独立的两部分组成,分为第一集束轮架和第二集束轮架,前者固定在涂油器立柱上,后者挂放在下丝口边框上,两集束轮架相互独立的固定方案导致在作业过程中位置易发生变化,需要频繁进行校正。另外,由于集束轮需要每天转位1次、4天需要更换1次,在此过程中,员工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生产的日常监管,容易发生工艺控制不稳定,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生产成本的不必要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集束轮架。具体地,本技术提供能够实现自动转位、工艺位置精准稳定的连体式集束轮架。r/>[000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集束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式集束轮架包括支架(1)、上轮架(2)、下轮架(3)和升降机构(4),所述支架(1)与涂油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轮架(2)与所述支架(1)可滑动连接,所述下轮架(3)与所述升降机构(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与所述支架(1)可移动连接,所述下轮架(3)位于所述上轮架(2)的下方、且所述下轮架(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轮架(2)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集束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架(2)包括上支杆(21)、上套管(22)、转轴(23)和上集束轮(24),其中,所述上支杆(2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架(1)上,且所述上支杆(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架(1)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上套管(22)套设在所述上支杆(21)上,所述上集束轮(24)通过所述转轴(23)与所述上套管(22)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集束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架(2)还包括第一紧固件(25)和第二紧固件(26),所述上支杆(21)与所述支架(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25)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管(22)与所述上支杆(2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26)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集束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拉杆(41)、锁紧件(42)和滑杆(4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惠惠陆鑫忠王志远汪胜邵英珂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