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生兴专利>正文

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25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拨程式开关。它是在底座上间隔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下方连接有二端子收容孔;上盖上间隔设有数个槽孔,且该槽孔与底座的容置槽相对应,上盖盖合在底座上端;数个推钮各具有一推钮座体,该推钮座体顶部设有一凸出端,数个端子组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固定在底座的端子收容孔中,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延伸两夹持部,又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上端各连接一接触部。从而,生产和组装容易,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拨程式开头。目前,习知指拨程式开关包括底座、上盖、数个推钮及端子组,其中端子组具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另外在推钮上组装一导电端子,可借推钮的推动,用以控制导电端子选择性的导通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用以选择开关呈现ON或OFF的状态。习知的指拨程式开关,每一推钮上皆需费工费时的组装一导电端子,导致指拨程式开关生产制造上极大的不便,相对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者,习知的指拨程式开关,其端子组的各端子,仅能以焊接方式与其他物体连接,使用上受到极大限制。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它是利用端子组的第一端子的一体成型接触部,控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导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包括一底座、一上盖、数个推钮及数个端子组,其特征是底座上间隔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下方连接有二端子收容孔;上盖上间隔设有数个槽孔,且该槽孔与底座的容置槽相对应,上盖盖合在底座上端;数个推钮各具有一推钮座体,该推钮座体顶部设有一凸出端,且该凸出端自上盖的槽孔凸伸出来,推钮座体底部设有一凸出的推动部,又推钮以推钮座体配合在底座的容置槽上方;数个端子组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固定在底座的端子收容孔中,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延伸两夹持部,又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上端各连接一接触部,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上并形成一凸起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设置在底座的容置槽中、且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下方、推钮的推动部顶触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具有冂型断面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两夹持部延伸在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下端两侧。所述第一端子收容孔及所述第二端子收容孔上端贯通容置槽,下端贯通底座底部。所述底座四侧近顶部处设有数个凸缘,所述上盖四侧下端承置在底座四侧的凸缘上。所述底座至少两侧近顶部各凸设数个卡接体,所述上盖至少两侧设有数个卡接孔、且底座的卡接体与上盖的卡接孔卡接。所述上盖底部位于每一槽孔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凸点,所述推钮座体顶部位于凸出端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凹槽,且对应上盖底部的定位凸点。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夹持部呈弧型。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生产和组装皆容易,降低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图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插接状态图。图7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底座10、一上盖20、数个推钮30及数个端子组40,其中底认10以塑胶等绝缘材料所制成,该底座1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数个容置槽11,每一容置槽11下方连接一第一端子收容孔12及一第二端子收容孔13,该第二端子收容孔12、13上端贯通容置槽11,下端贯通底座10底部,该底座10四侧近顶部处设有数个凸缘14,可用以承置上盖20盖合在底座10上,并在底座10至少两侧(前、后侧)近顶部处各凸设有数个卡接体15,可用以卡接上盖20。上盖20可供盖合在底座10顶部,该上盖2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数个槽孔21,该槽孔21与底座10的容置槽11相对应,可用以容置每一推钮30的凸出端32,上盖20底部位于每一槽孔21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凸点22、23,可用以定位推钮30,并在上盖20至少两侧(前、后侧)设有数个卡接孔24,可用以卡接在底座10。每一推钮30各具有一推扭座体31,该推钮座体31顶部中间设有一凸出端32,推钮座体31顶部位于凸出端32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凹槽33、34,用以对应于上盖20底部的定位凸点22、23,推钮座体31底部中间设有一凸出的推动部35;该推钮30以推钮座体31配合在底座10的容置槽11上方,推钮30可在容置槽11上方作一前、后拨动,并可利用推钮30的定位凹槽33、34与上盖20的定位凸点22、23的配合,据以形成拨动推钮30时的弹性段落效果与推钮30定位。每一端子组40各包括一第一端子41及一第二端子42,该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以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该第一端子41具有一断面呈冂型的第一本体43,该第一本体43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端子收容孔12中,第一本体43下端两侧延伸有两呈弧型的夹持部44,该第一本体43上端连接沿水平向延长的第一接触部45,该第一接触部45中间微向上凸起形成一凸起部49,该第一接触部45设置在底座10的容置槽11中,该第二端子42具有断面呈冂型的第二本体46,该第二本体46固定在底座10的第二端子收容孔13中,第二本体46下端两侧延伸有两呈弧型的夹持部47,该第二本体46上端延伸呈水平状设置的第二接触部48,该第二接触部48设置在底座10的容置槽11中、且第二接触部48位于第一接触部45下方适当距离处。在推钮30及端子组40组装在底座10后,可将上盖20盖合在底座10上端,该上盖20四侧下端可承置在底座10四侧的凸缘14上,并可利用底座10的卡接体15与上盖20的卡接孔24卡接结合,而后可由超音波熔合其盖合接触面形成紧密一体,并使每一推钮30的凸出端32,自上盖20的槽孔21凸伸出来,推钮30的扭动部35则可顶触第一端子41的第一接触部45顶部,借以组成一指拨程式开关结构。可借推钮30的凸出端32的拨动,以连动推钮30在底座1-的容置槽11上方作一前、后拨动,以推钮座体31底部的推动部35选择性的与第一端子41的凸起部49接触。如图4所示,当推钮30作一向后拨动,推钮30的推动部35脱离第一端子41的第一接触部45上的凸起部49,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5及第二接触部48接触,此时开关为ON状态。如图5所示,当推钮30作一向前拨动,推钮30的推动部35顶触第一端子41的第一接触部45上的凸起部49,进而,推动第一接触部45向下移动,使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5及第二接触部48接触,此时开关为ON状态。本实施例主要利用第一端子41上一体成型的第一接触部45及凸起部49的上、下移动,来控制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5及第二接触部48接触导通,用以选择开头呈现ON或OFF的状态,该第一端子41、第一接触部45及凸起部49,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生产制造容易、且可省略组装的麻烦,可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勿需在如同习知技术在推钮上组装导电端子,用以控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导通。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利用端子组40的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的夹持部44及47插接夹持在对接的排针式连接器50等物件的凸出排针51上,以提供指拨程式开关,可具有与排针式连接器插接连接功能。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端子41可具有一夹持部441,该夹持部441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端子收容孔12中,该夹持部441一侧延伸另一夹持部442,该第二端子42具有一夹持部471,该夹持部471固定在底座10的第二端子收容孔13中,该夹持部471一侧延伸另一夹持部472,可利用端子组40的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的夹持部441、442及471、472,插接夹持在对接连接器等物件的端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包括一底座、一上盖、数个推钮及数个端子组,其特征是:底座上间隔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下方连接有二端子收容孔;上盖上间隔设有数个槽孔,且该槽孔与底座的容置槽相对应,上盖盖合在底座上端;数个推钮各具有一推钮座体,该推钮座体顶部设有一凸出端,且该凸出端自上盖的槽孔凸伸出来,推钮座体底部设有一凸出的推动部,又推钮以推钮座体配合在底座的容置槽上方;数个端子组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固定在底座的端子收容孔中,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延伸两夹持部,又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上端各连接一接触部,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上并形成一凸起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设置在底座的容置槽中、且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下方、推钮的推动部顶触第一端子的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包括一底座、一上盖、数个推钮及数个端子组,其特征是底座上间隔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下方连接有二端子收容孔;上盖上间隔设有数个槽孔,且该槽孔与底座的容置槽相对应,上盖盖合在底座上端;数个推钮各具有一推钮座体,该推钮座体顶部设有一凸出端,且该凸出端自上盖的槽孔凸伸出来,推钮座体底部设有一凸出的推动部,又推钮以推钮座体配合在底座的容置槽上方;数个端子组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固定在底座的端子收容孔中,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延伸两夹持部,又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上端各连接一接触部,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上并形成一凸起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设置在底座的容置槽中、且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下方、推钮的推动部顶触第一端子的接触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指拨程式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生兴
申请(专利权)人:廖生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