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骨膜搬移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膜支撑片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所述骨膜支撑片连接,用于升降所述骨膜支撑片,所述骨膜支撑片用来支撑骨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骨膜搬移器能缓慢搬移骨膜,通过缓慢搬移骨膜来使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调动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的愈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骨膜搬移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不仅可以用于骨膜搬移技术治疗,也可以用于其缺血部位需要进行微血管网再造的地方,通过搬移骨膜来刺激血管的生长。生长。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膜搬移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膜搬移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治疗至少1个月无愈合趋势的创面。根据全球估算,慢性创面的患病率约为1%~ 2%,在发展中国家和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偏高。目前,在中国约1亿人次的皮肤、手术切口和窦道等创面中,约3000万人次发展为体表慢性难愈性创面。慢性创面的病因构成主要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创伤、感染和烧伤、肿瘤以及下肢血管性疾病,其中代谢性疾病中糖尿病构成比例逐年增高,至2008年,国内调查慢性创面病因构成比高达33.3%,已经成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主要病因构成。因为在糖尿病人一生中,约25%患者(患病率)左右会发生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提示机体的神经和血管,尤其是微血管损伤已经到严重阶段,其中最坏的结局截肢,而治疗最终的目的是保肢,如何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和避免截肢一直是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难题。
[0003]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及其中糖尿病足,多采用综合治疗,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创、负压吸引、皮瓣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等,但依然有较高的截肢率和未令人满意的愈合率。甚至2017年FDA批准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也只在Wagner1、2级较轻的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实验(RCT),尚未涉足 Wagner3级以上的重度糖尿病患者。
[0004]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来治疗糖尿病足,其是基于伊利扎诺夫技术和张力应力法则原理进行的手术治疗,通过缓慢持续的胫骨骨牵伸使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调动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的愈合。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骨搬移支架,申请号: 201820431625.7,该专利技术创造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手术中,需要在胫骨上用钻孔的方式取一块长方形的骨块,进而采用支架支撑来将该骨块抬起,这种手术创口较大,而对于骨质较脆的中老年人或部分胫骨较细的病人来说在胫骨或骨头上打孔、搬移的手术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胫骨横向骨搬移装置进行手术时需要在在胫骨上打通孔,将整块骨块抬起而造成的手术过程繁琐,耗时长,对胫骨伤害大,手术风险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骨膜搬移器,用来搬移骨膜。
[0006]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骨膜搬移器,包括骨膜支撑片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所述骨膜支撑片连接,用于升降所述骨膜支撑片,所述骨膜支撑片用来支撑骨膜。
[0007]优选地,上述骨膜支撑片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
[0008]进一步地,上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09]优选地,所述一种骨膜搬移器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所述升降装置。
[0010]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骨针,骨针设在所述支架上。
[0011]进一步地,上述骨针至少一根。
[0012]进一步地,上述支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配合连接,第一夹板设有第一半弧形孔和第一半圆形孔,第二夹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弧形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弧形孔和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孔,第一半弧形孔、第二半弧形孔、第一半圆形孔和第二半圆形孔分别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接触面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骨膜搬移器还包括螺钉,所述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孔径方向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孔的孔径方向垂直。
[0014]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卡合连接。
[0015]进一步地,上述升降杆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环和第二限位凸起环,所述支撑装置设于第一限位凸起环和第二限位凸起环上。
[0016]优选地,上述骨膜支撑片上还设有导向孔。
[0017]进一步地,上述导向孔至少一个。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骨膜搬移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不仅可以用于骨膜搬移技术治疗,也可以用于其缺血部位需要进行微血管网再造的地方,通过搬移骨膜来刺激血管的生长;此外本技术的一种骨膜搬移器比胫骨横向骨搬移器更小,不需要再胫骨上打大量的孔来进行搬移胫骨骨块,对骨头和骨膜的损害更低,更适合用于进行微创手术,适用性更强。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手术切口小且不会形成小皮瓣,从而避免了术后皮瓣坏死的风险。
[0020]2、器械固定骨针由原来的4根减少到2根。
[0021]3、搬移骨膜,不用进行截骨从而避免了术区骨折的风险。
[0022]4、器械小,改善了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0023]5、手术操作简便,装置置入时间短,减少了患者麻醉时间,降低了相关麻醉风险。
[0024]6、操作更为简便,便于低年资医师学习操作、便于下级医院开展,从而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推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一种骨膜搬移器的主视图。
[0026]图2是升降杆的主视图。
[0027]图3是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的爆炸图。
[0028]图4是骨膜支撑片的三维图。
[0029]附图标记:1骨膜支撑片、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内螺纹、12导向孔、2升降杆、20外
螺纹、21第一限位凸起环、22第二限位凸起环、3支架、31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33第一半弧形孔、34第二半弧形孔、35第一半圆形孔、36第二半圆形孔、37第一通孔、38第二螺纹孔、39第二内螺纹、4骨针、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骨膜搬移器,包括骨膜支撑片1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所述骨膜支撑片1 连接,骨膜支撑片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0,第一螺纹孔10内设有第一内螺纹11,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2,所述升降杆2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1相配合的外螺纹20,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骨膜支撑片1,做手术时,将骨膜支撑片1放入骨膜与骨头之间,升降装置将骨膜支撑片1升起,骨膜支撑片1 支撑骨膜移动,慢慢远离骨头,进而能使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调动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的愈合。
[0032]为了使骨膜搬移器能稳定持续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膜搬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膜支撑片、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所述骨膜支撑片连接,用于升降所述骨膜支撑片,所述骨膜支撑片用来支撑骨膜,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所述升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骨针,骨针设在所述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膜搬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膜支撑片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骨膜搬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骨膜搬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环和第二限位凸起环,所述支撑装置设于第一限位凸起环和第二限位凸起环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劲民,花奇凯,丁毅,钟兆伟,
申请(专利权)人:花奇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