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底筋锚具及其组成的预制梁和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14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9
一种预制梁底筋锚具及其组成的预制梁和连接节点,预制梁底筋在梁端通过柔性的钢丝绳或预应力筋锚固于节点区,钢丝绳或预应力筋一端压制直螺纹套筒与预制梁底筋通过直螺纹套筒接头实现机械连接,另一端压制锚固套筒增强钢丝绳或预应力筋在节点区的锚固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梁底筋在节点区通过柔性的钢丝绳或预应力筋锚固,可避免传统预制梁底筋直接伸入节点区锚固带来的钢筋碰撞等问题,提高预制梁安装效率,放松加工允许误差,同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锚具及连接节点构造的预制梁最小宽度可较传统形式减小100mm以上。式减小100mm以上。式减小100m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底筋锚具及其组成的预制梁和连接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装配式框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梁底筋锚具及其组成的预制梁和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框架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典型形式,将主体结构的柱、主梁、次梁及楼板等结构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成为整体。为实现抗震设防需要,目前我国装配式框架结构多设计为抗震性能等同现浇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考虑到预制构件运输、吊装和现场安装精度调整,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柱多按成拆分为独立预制柱,梁多按跨拆分为独立叠合梁,预制柱、叠合梁通过后浇梁柱节点实现整体式连接。
[0003]往复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结构主梁在梁柱连接节点位置将承受正弯矩作用,为保证主梁在梁柱连接节点位置在正弯矩作用下的抗弯能力,主梁全部或部分底筋需伸入梁柱连接节点锚固。梁柱连接节点位置往往存在两根以上不同方向主梁交汇的情况,目前预制主梁底筋通过直接伸出预制主梁端部、伸入节点区锚固,不同方向的主梁伸入节点区的底筋会相互干扰。为避免钢筋碰撞,预制主梁伸入节点区的底筋需弯折处理,导致预制主梁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底筋锚具,用于实现预制梁底筋在节点区的锚固,其特征在于,锚具(2)为钢丝绳或预应力筋材质,锚具(2)一端设置直螺纹套筒与预制梁底筋(1)通过直螺纹套筒接头实现机械连接,锚具(2)另一端压制锚固套筒(22)增强钢丝绳或预应力筋在节点区的锚固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梁底筋锚具,其特征在于,锚具(2)采用单根直线状钢丝绳或预应力筋,在锚具(2)一端压制或浇铸连接单头直螺纹套筒(21);或者锚具(2)采用环状钢丝绳或预应力筋,钢丝绳或预应力筋穿设于穿孔直螺纹套筒(23)一端的孔内实现环状钢丝绳或预应力筋与穿孔直螺纹套筒(23)的连接,环状钢丝绳或预应力筋两个端头压制锚固套筒(22)使钢丝绳或预应力筋形成封闭环,穿孔直螺纹套筒(23)一端与预制梁底筋(1)通过直螺纹套筒接头实现机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预制梁底筋锚具,其特征在于,锚固套筒(22)为碳素结构钢或铝合金材质,单头直螺纹套筒(21)、穿孔直螺纹套筒(23)为碳素结构钢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梁底筋锚具,其特征在于,锚具(2)所采用的钢丝绳或预应力筋的总受拉承载力不低于锚具(2)所连接的预制梁底筋(1)的受拉承载力,连接锚具(2)、预制梁底筋(1)的单头直螺纹套筒(21)或穿孔直螺纹套筒(23)保证受拉时破坏发生在单头直螺纹套筒(21)或穿孔直螺纹套筒(23)以外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梁底筋锚具,其特征在于,受力需要时在锚具(2)中部压制锚固套筒(22)进一步增强锚具(2)在节点区的锚固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龙郁银泉肖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