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03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包括回型基座和设置在回型板下端的分离装置,回型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空心筒带动搅拌杆转动对回型框体内部的丝藻进行搅拌,使丝藻缠绕在搅拌杆上对丝藻进行均匀的挤压,使其内部的水分得到排除,实现对丝藻进行快速的脱水,并实现了丝藻与树枝分离的目的,通过搅拌杆的可伸缩性实现了树枝和丝藻的单独下料并进行分类收集,有利于减少对树枝回收利用时进行筛分的工序,通过万向轮、回型基座、工型电动滑块、升降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对回型板与回型框体的整体进行移动和位置调节,实现了移动、脱水一体化的结构,有效提高了丝藻治理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有效提高了丝藻治理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有效提高了丝藻治理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藻类脱水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适当处理便排入水体,使水中氨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等耗氧物质浓度的升高,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这些负荷量导致丝藻类的大量繁殖,当丝藻类过量繁殖后,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对水生动物造成大量死亡的现象,最终造成极大的生态灾害,乃至出现水体黑臭状态。
[0003]丝藻类植物容易出现在死水或河道的边缘处,丝藻类治理是河道、景观水治理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在对河道边缘处的丝藻进行清理时,通常是由环卫工人通过滤网进行小范围的打捞或通过打捞设备对受污染的河道边缘进行清理,再将打捞后的丝藻进行脱水,脱水后的丝藻便于运输到其它地方进行处理,也可以进行发酵当作肥料使用。
[0004]在对河道边的丝藻进行打捞时,丝藻中可能还会夹杂着树枝等杂质,而现有的打捞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包括回型基座和左右对称设置在回型基座顶部中心的滑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共同滑动配合有工型电动滑块,工型电动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匚型架,匚型架前侧开设有升降孔,升降孔的内部滑动配合有T型板,T型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回型板;所述匚型架水平段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型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匚型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回型板旋转的转动机构,回型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理回型板的刮料机构,回型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筛分刮料机构的分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板竖直段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回型架,回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回型板,回型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十字孔,回型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与十字孔相互连通,两个十字孔水平段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实心板,十字孔竖直段内部远离T型板的一端且位于实心板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网板,十字孔竖直段内部靠近T型板的一端且位于实心板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弧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板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漏孔,回型板内壁的前后两端之间且位于实心板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杆,圆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多个铁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匚型架水平段顶部的两组支架,前侧的两个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后侧的两个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辊,T型板竖直段的顶部中心通过吊环固定连接有绳索,升降孔顶部与匚型架水平段顶部之间开设有牵引孔,绳索的末端穿过牵引孔的内部并搭放在导向辊的上端,最终卷绕在卷绕辊的外壁上,卷绕辊末端传动连接有一号双向电机,一号双向电机通过一号安装座与后侧的一个支架侧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外壁且位于T型板后侧的一号齿轮,T型板水平段的右端焊接有开口朝左的匚型侧板,匚型侧板上方水平段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L型板竖直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条,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相互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移动式河道丝藻类一体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型板顶部的固定块,一组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另一组固定块上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杆,双向螺杆与导向杆的外壁均对称套设有联动块,一组联动块与导向杆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组两个联动块与双向螺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联动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滑动配合在矩形槽的内部,前后对称的两个转辊分别与两个实心板的顶部转动连接,双向螺杆的一端传动配合连接有二号双向电机,二号双向电机的下端通过二号安装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乾甫赖子尼王超高原麦永湛曾艳艺杨婉玲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