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化产科保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运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化产科保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娩期是产妇至关重要的生理阶段,产妇进行一定的保健活动对顺利分娩和身体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产妇普遍身体较弱且行动不便,无法进行高质量、高强度的保健锻炼和康复运动,并且往往需要外人进行贴身辅助才能进行康复保健活动。同时,医院产房区域的空间普遍较小,常规人群使用的的健身器械或者康复按摩装置不但体积较大,而且动作模式比较剧烈,没有针对产妇的身体状态进行专项功能设计,因此如果直接给产妇使用会有一定的风险性。目前国内外开发设计智慧产房等高级别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其中针对产妇使用的保健装置是重要创新开发内容,要求能够为产妇提供基本的、适合的保健、康复辅助训练。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柔性化产科保健装置,定位于健身运动器械而非医疗器械,为身体较弱的产妇提供按摩、保健锻炼等低强度、高柔性的辅助功能,一定程度上替代外人的贴身辅助,运动锻炼过程柔和,身体保护和锻炼效果好,并且占地面积小,能够机动挪移,稳定性强,也非常适合老弱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化产科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升降驱动模块(2)、背部按摩模块(3)、升降扶手模块(4)、手臂锻炼模块(5)、伸缩座椅模块(6)、吸附稳定模块(7)、运动底盘模块(8);所述支撑架(1)为h型架体,整体刚性结构,包括:下支撑(1
‑
1)、侧支架(1
‑
2)、平面支撑(1
‑
3),所述下支撑(1
‑
1)为中空支撑结构,所述侧支架(1
‑
2)为竖直平面板结构,上面设置两个对称的边工艺孔(1
‑
4)和一个中工艺孔(1
‑
5);所述手臂锻炼模块(5)包括:定位滑轨(5
‑
1)、定位杆(5
‑
2)、摇摆杆(5
‑
3)、驱动杆(5
‑
4)、第一长度调节器(5
‑
5)、第二长度调节器(5
‑
6)、伺服电机(5
‑
7)、连接杆(5
‑
8);所述定位滑轨(5
‑
1)、定位杆(5
‑
2)、摇摆杆(5
‑
3)、驱动杆(5
‑
4)均设置两组,对称安装在支撑架(1)的下支撑(1
‑
1)和侧支架(1
‑
2)的前、后端面上,两组之间通过连接杆(5
‑
8)相连;所述连接杆(5
‑
8)包括:连接臂(5
‑
81)、旋转臂(5
‑
82)、固定臂(5
‑
83);所述连接臂(5
‑
81)为直杆状,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摇摆杆(5
‑
3)的E点;所述旋转臂(5
‑
82)凸出曲轴结构,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臂(5
‑
83)为直杆状,和连接臂(5
‑
81)同轴心,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两个旋转臂(5
‑
82)的内端,旋转臂(5
‑
82)的外端分别旋转连接连接臂(5
‑
81)的内端;所述定位杆定位杆(5
‑
2)的左端旋转连接在定位滑轨(5
‑
1)内,连接点设为D点,右端旋转连接在摇摆杆(5
‑
3)的杆身上,连接点设为C点,所述驱动杆(5
‑
4)的左端旋转连接在下支撑(1
‑
1)下部端面上,连接点设为A点,右端旋转连接摇摆杆(5
‑
3)的左端,连接点设为B点,摇摆杆(5
‑
3)的右端设为E点,连接杆(5
‑
8)连接两根对称的摇摆杆(5
‑
3)的E点;定位杆(5
‑
2)、摇摆杆(5
‑
3)、驱动杆(5
‑
4)及支撑架(1)的AD段组成四杆机构;所述伺服电机(5
‑
7)固定在下支撑(1
‑
1),旋转驱动端连接驱动杆(5
‑
4)的A点;所述背部按摩模块(3)优选柔性按摩装置,下部旋转连接在平面支撑(1
‑
3)的左部,宽度和高度均略小于中工艺孔(1
‑
5)的宽度和高度;所述伸缩座椅模块(6)包括:椅背(6
‑
1)、椅面(6
‑
2)、支撑板(6
‑
3)、按摩垫(6
‑
4);所述椅背(6
‑
1)的下端和椅面(6
‑
2)的左端旋转连接,所述椅面(6
‑
2)的右端和支撑板(6
‑
3)的左端旋转连接,所述按摩垫(6
‑
4)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
‑
3)的外表面,所述椅面(6
‑
2)的下底面和平面支撑(1
‑
3)的上表面通过刚性的滑动轨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化产科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轨(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