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系统
[0001]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污水处理领域,多数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工艺基本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0003]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方法。现有絮状活性污泥法中,污泥的质量浓度较低,因此反应器的微生物浓度较低,增加了生物反应池容积;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增加沉淀池体积;难以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需要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协作完成的降解反应。
[0004]生物膜法通过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内设置固定或流动的载体,在污水流经载体过程中,细菌等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膜状的生物污泥,即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则逐层进入生物膜,通过细菌的代谢活动逐渐被降解。但是,现有的生物膜法使用的载体材料比表面积小,且生物膜未与污水完全混合,因此容积负荷较低,空间效率低,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较活性污泥长。此外,生物膜法对工艺设计和运行条件较为严格,污水处理效果也难以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外墙和圆形内墙,所述圆形外墙和圆形内墙之间形成外环区域,所述外环区域设有厌氧区和缺氧区;以及左墙、右墙和一对横墙,位于所述圆形内墙内并将所述圆形内墙围成的区域分隔成中间区域和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四个独立区域,其中,所述中间区域通过中墙分成两个并列的左侧污水处理区域和右侧污水处理区域,左侧污水处理区域包含预缺氧区、污泥消化区、污泥回流泵房和活性炭滤池,右侧污水处理区域包含沉淀池和反硝化滤池,所述四个独立区域分别包含好氧区和二沉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区域设有潜水推流器,所述潜水推流器驱动污水在所述外环区域循环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区域中,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交替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靳军涛,胡肖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