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6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及制备方法,包括PCB基板和设置在PCB基板上的硅基板,与硅基板相对设置的ITO玻璃基板,硅基板与ITO玻璃基板之间还设置有液晶层;硅基板近邻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取向层,ITO玻璃基板近邻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向层,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用于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水平方向排布;硅基板上还设置有可独立寻址的像素电极,控制液晶层中对应像素位置的液晶分子在竖直方向上的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光控取向层控制液晶分子的水平方位角,同时结合硅基板中的微型像素结构,对液晶分子倾角进一步调控,具有小型化、易集成、轻薄化的特点,在显示、光通讯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光通讯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光通讯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取向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是一种基于反射模式且尺寸非常小的矩阵液晶显示装置,由于硅基液晶能够在空间上调制光束波长以及相位,在高清投影仪、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显示领域均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同时,在光通讯领域中,硅基液晶器件还被用于波长选择开关、光调制解调设备等。
[0003]传统硅基液晶器件中的液晶分子是通过对聚酰亚胺等材料进行摩擦来实现取向,具有简单、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静电,对液晶器件造成污染。同时,摩擦取向法只可实现液晶分子固定方位角取向,无法实现微区内液晶分子的多畴取向。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硅基液晶器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基板和设置在所述PCB基板上的硅基板,以及与硅基板相对设置的ITO玻璃基板,所述硅基板与ITO玻璃基板之间还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硅基板近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为光控取向层;所述ITO玻璃基板近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水平方向排布;所述硅基板上设置有可独立寻址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中对应像素位置的液晶分子在竖直方向上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为对应每个像素的CMOS电路组成的反射电极,所述反射电极与所述ITO玻璃基板之间形成电场,以控制所述液晶层中对应像素位置的液晶分子在竖直方向上的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板与ITO玻璃基板之间还设置有间隔粒子,以支撑所述硅基板和ITO玻璃基板形成所述液晶层的填充空间,并控制液晶层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向层为光控取向层或摩擦取向层,所述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为水平取向或垂直取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向层为光控取向层,且取向方式与所述硅基板的上设置的光控取向层相同,控制近邻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由所述硅基板至所述ITO玻璃基板呈水平方向排布,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水平方位角由所述ITO玻璃基板和所述硅基板上设置的所述光控取向层共同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向层为光控取向层,取向方式与所述硅基板的上设置的光控取向层相同,且为单一方向均匀排列;则所述硅基板的光控取向层与所述ITO玻璃基板光控取向层控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由硅基板至ITO玻璃基板呈渐变扭曲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液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向层为垂直取向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受近邻所述垂直取向层控制,其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隆雷霆袁小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