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世安专利>正文

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641 阅读:15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按键总成和线路切换总成,以其由按键总成的弹簧,抵压线路切换总成的按压翻板,通过2个导电翘板动作,实现每操作一次按键总成,都有2对接线柱导通,从而完成线路切换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比较简单,实用方便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属于电连接控制技术。技术背景已有照明开关,除了普通的单联开关外,还有双联开关。而双联开关只能满足2点控制照明的要求。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人们需要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以方便生活, 节约用电。中国专利授权^4号CN2311070Y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用多联开关, 虽能满足多位控制照明的要求,但仍然存在另件多,制备过程比较烦,组装 和维修不方便等结构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筒单,实用方便可靠的多点控制 照明开关,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由按键,^4建座,^4建 座安装架和皿弹簧组成的按睫总成,设在壳体内且由按键总成控制的线路 切换总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线路切换总成,由按压翻板,第一导电^+反, 第二导电 ,第一导电翘^反弹簧压座,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第一接线 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和导电;t^且成;#4建总成的## 弹簧,抵制在按压翻板的盲孔内或与其凸台套接;按压翻板通过其两侧所设 的短轴与壳糾区接,且其下端两侧凸块分别可与第一导电翘板和第二导电翘 板的内侧端相抵接;第一导电翘板与第三接线柱的翘板支座相嵌^JL其两端 可以翘动,第二导电M与第四接线柱的翘板支座相嵌其两端可以翘动; 与壳体定置装接的第一和第二导电逸板弹簧压座的弹簧,分别通过第一和第 二导电翘板所设的位于其与翘板支座相嵌装点外侧的凸台,抵压在第一和第 二导电翘^反的上平面;导电板的一端与第二接线柱电连接,而其另一端可与 第一导电翘板的外侧端电连接,第一接线柱的导电翅板的两端,可分别与第 一和第二导电li^反内侧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按键总成,是已有技术。由所述技术方案可以明了, 可由按键总成的弹簧,抵压线路切换总成的按压翻板,通过2个导电翘板动作,实现每操作一次^斜建总成,都有2对接线柱导通,从而完成其线路切换。 使用时,可以根据控制点的数量,通过实施多个本技术的串i^且合,实 现多点控制同一个电灯的目的。且由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 型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使用tM目对比较方便,从而实现了其所要实现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壳体互为一体的凸条,在凸条的侧壁上设有长嵌槽和 2个短嵌槽,在与长嵌槽相对的壳体的内侧壁设有长嵌槽,按压翻板两侧所 设的短轴,分别嵌装在凸条长嵌槽和壳体长嵌槽内且可翻动;第一和第二导 电翘板弹簧压座,分别嵌装在凸条的2个短嵌槽内且定置不动;导电板的中 间段嵌装在凸条与壳体内侧壁之间。这是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线路切换总 成,在壳座内的组装结构方式。这种组装结构方式,具有不用连接螺钉,组 装方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4建总成与壳体的连接,是通过#4建总成的^^安装架两侧所设的翅 条的扣接孔,与壳体两侧外壁所说的凸台相弹性扣接的。这种利用弹性扣接 的方式,与采用螺钉连接方式相比,其装拆铜艮方便,制备成本^M目对较低。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技术所M的结构比较简单,实用方 便可靠,制备成^^低,安全性能好等沐泉,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一见图;图5是壳座1的俯视图;图中所示a、 b、 c、 d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 和第四接线柱3-6、 3-7、 3-8和3-9的安装孔;e、 f是舰支座3-8-1、 3-9-1的安装槽;图6是图5的H-H剖视图;图7是图6安装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接线柱3-6、 3-7、 3-8和3-9后 的俯视图(局剖);图8是第一和第二导电li+反3-2、 3-3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仰^见图;图10是第一导电翘^反弹簧压座3-4的立体示意图; 图ll是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5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第一接线柱3-6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按压翻板3-l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第三、第四接线柱3-8、 3-9的立体示意图15是导电4反3-10的立体示意图16是fe4建2-l的主^L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18是图17的C-C剖视图;图19是4鉼建安装架2-3的主视图20是图19的D-D剖视图21是图19的E-E剖i见图22是^4建座2-2的主视图23是图22的俯视图24是图23的F-F剖视图25是图23的G-G剖面图26是线路切换总成3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第一接线 柱3-6与第四接线柱3-9导通,第三接线柱3-8与第二接线柱3-7导通的状态;图27是线路切换总成3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第一接线 柱3-6与第三接线柱3-8导通,第四接线柱3-9与第二接线柱3-7导通的状态。图28是4个本技术串^iEL合4点控制1个电灯的示意图,由该图可 以明了,采用l个本技术可一点控制电灯;采用4个本技术串^M 合,可4点控制电灯,且依次类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请参读附图1 25。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l,与壳体1连接的由,2-1, 4斜建 座2-2,皿座安装架2-3和4錄弹簧2-4组成的^^总成2,设在壳体1内且 由按键总成2控制的线路切换总成3,所述线路切换总成3,由^^压翻才反3-l, 第一导电翘板3-2,第二导电逸敗3-3,第一导电逸板弹簧压座3-4,第二导 电Wi单簧压座3-5,第一接线柱3-6,第二接线柱3-7,第三接线柱3-8,第 四接线柱3-9和导电板3-10组成;按键总成2的按键弹簧2-4,抵制在按压 翻板3-l的盲孔内或与其凸台套接;按压翻板3-l通过其两侧所设的短轴3-1-1 与壳体1枢接,且其下端两侧凸块分别可与第一导电翘板3-2和第二导电翘 板^3^^(則端*#^7#-^% ^^^与第三接线柱3-8的翘板支座3-8-1 相嵌^JL其两端可以翘动,第二导电逸〖反3-3与第四接线柱3-9的旨支座 3-9-1相嵌^JL其两端可以翘动;与壳体1定置装接的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弹 簧压座3-4, 3-5的弹簧3-4-1, 3-5-1,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3-2, 3-3 所设的位于其与翘板支座3-8-1, 3-9-1相嵌装点外侧的凸台,4氐压在第一和第二导电翘^反3-2, 3-3的上平面;导电板3-10的一端与第二接线柱3-7电连 接,而其另一端可与第一导电翘板3-2的外側端电连接,第一接线柱3-6的 导电翅板3-6-1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导电翘^L3-2, 3-3内侧端电连 接。具体实施方式之二,如附图1 25所示。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l,与壳体1连接的由掩睫2-1,按键 座2-2,4鍵座安装架2-3和4鍵弹簧2-4组成的^4建总成2,设在壳体1内且 由按键总成2控制的线路切换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切换总成3,由 按压翻板3-1,第一导电逸敗3-2,第二导电逸仗3-3,第一导电逸仗弹簧压 座3-4,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5,第一接线柱3-6,第二接线柱3-7,第三 接线柱3-8,第四接线柱3-9和导电板3-10组成;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的由按键(2-1),按键座(2-2),按键座安装架(2-3)和按键弹簧(2-4)组成的按键总成(2),设在壳体(1)内且由按键总成(2)控制的线路切换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切换总成(3),由按压翻板(3-1),第一导电翘板(3-2),第二导电翘板(3-3),第一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4),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5),第一接线柱(3-6),第二接线柱(3-7),第三接线柱(3-8),第四接线柱(3-9)和导电板(3-10)组成;按键总成(2)的按键弹簧(2-4),抵制在按压翻板(3-1)的盲孔内或与其凸台套接;按压翻板(3-1)通过其两侧所设的短轴(3-1-1)与壳体(1)枢接,且其下端两侧凸块分别可与第一导电翘板(3-2)和第二导电翘板(3-3)的内侧端相抵接;第一导电翘板(3-2)与第三接线柱(3-8)的翘板支座(3-8-1)相嵌装且其两端可以翘动,第二导电翘板(3-3)与第四接线柱(3-9)的翘板支座(3-9-1)相嵌装且其两端可以翘动;与壳体(1)定置装接的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4,3-5)的弹簧(3-4-1,3-5-1),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3-2,3-3)所设的位于其与翘板支座(3-8-1,3-9-1)相嵌装点外侧的凸台,抵压在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3-2,3-3)的上平面;导电板(3-10)的一端与第二接线柱(3-7)电连接,而其另一端可与第一导电翘板(3-2)的外侧端电连接,第一接线柱(3-6)的导电翅板(3-6-1)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3-2,3-3)内侧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的由按键(2-1),按键座(2-2),按键座安装架(2-3)和按键弹簧(2-4)组成的按键总成(2),设在壳体(1)内且由按键总成(2)控制的线路切换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切换总成(3),由按压翻板(3-1),第一导电翘板(3-2),第二导电翘板(3-3),第一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4),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5),第一接线柱(3-6),第二接线柱(3-7),第三接线柱(3-8),第四接线柱(3-9)和导电板(3-10)组成;按键总成(2)的按键弹簧(2-4),抵制在按压翻板(3-1)的盲孔内或与其凸台套接;按压翻板(3-1)通过其两侧所设的短轴(3-1-1)与壳体(1)枢接,且其下端两侧凸块分别可与第一导电翘板(3-2)和第二导电翘板(3-3)的内侧端相抵接;第一导电翘板(3-2)与第三接线柱(3-8)的翘板支座(3-8-1)相嵌装且其两端可以翘动,第二导电翘板(3-3)与第四接线柱(3-9)的翘板支座(3-9-1)相嵌装且其两端可以翘动;与壳体(1)定置装接的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弹簧压座(3-4,3-5)的弹簧(3-4-1,3-5-1),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翘板(3-2,3-3)所设的位于其与翘板支座(3-8-1,3-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安
申请(专利权)人:黄世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