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达峰监测
,具体为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0003]针对碳达峰的研究需要对能耗进行持续性、不间断地监测,然而现有的技术中监测设备仅限于对能耗进行监测,然后由人工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无法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监测和评价分析,从而导致碳中和、碳达峰的研究分析效率较低,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碳达峰研究受技术影响从而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以及备份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包括监测系统(1)、分析系统(2)、评价系统(3)以及备份系统(4),所述监测系统(1)的输出端分别与分析系统(2)和备份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析系统(2)和备份系统(4)实现双相连接,所述分析系统(2)的输出端与评价系统(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评价系统(3)的输出端与备份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1)包括空气监测单元(11)、持续监测单元(12)、数据录存单元(13)、数据备份单元(14)、数据分享单元(15)、设备清洁单元(16)、设备检测单元(17),所述设备检测单元(17)的输出端与空气监测单元(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气监测单元(11)的输出端分别与持续监测单元(12)和数据录存单元(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持续监测单元(12)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录存单元(13)和设备清洁单元(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录存单元(13)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备份单元(14)和数据分享单元(1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备份单元(14)的输出端与数据分享单元(15)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监测单元(11)包括空气抽取模块(111)、空气过滤模块(112)、空气检测模块(113)、数据上传模块(114)、空气排放模块(115),所述空气抽取模块(111)的输出端与空气过滤模块(1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过滤模块(112)的输出端与空气检测模块(1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检测模块(113)的输出端与数据上传模块(1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上传模块(114)的输出端与空气排放模块(115)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录存单元(13)包括数据录存模块(131)、录存校验模块(132)、故障预备模块(133)、数据发送模块(134)、发送监测模块(135),所述数据录存模块(131)的输出端与录存校验模块(1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录存校验模块(132)的输出端分别与故障预备模块(133)和数据发送模块(1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故障预备模块(133)的输出端与数据发送模块(1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送监测模块(135)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发送模块(134)和故障预备模块(133)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检测单元(17)包括运行检测模块(171)、设备检测模块(172)、检测校验模块(173)、故障警报模块(174)、运行监测模块(175),所述运行检测模块(171)的输出端与设备检测模块(17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备检测模块(172)的输出端与检测校验模块(17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校验模块(173)的输出端与故障警报模块(17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故障警报模块(174)的输出端与运行监测模块(17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行监测模块(175)的输出端与运行检测模块(171)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2)包括数据接收单元(21)、数据统合单元(22)、图形整理单元(23)、图形分析单元(24)、结果上传单元(25),所述数据接收单元(21)的输出端与数据统合单元(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统合单元(22)的输出端与图形整理单元(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形整理单元(23)的输出端与图形分析单元(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形分析单元(24)的输出端与结果上传单元(25)的输入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达峰的能耗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分析单元(24)包括区域分析模块(241)、种类分析模块(242)、综合分析模块(243)、分析
校验模块(244)、分析统合模块(245),所述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军,邱海锋,翁利国,陈飞铃,徐国锋,张稼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