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3758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1
本申请涉及熟食包装原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熟食包装原材料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的固体物质。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其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高耐磨等性能,进而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内。
[0003]相关技术中,传统的一次性聚丙烯打包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丙烯树脂干燥;(2)将聚丙烯树脂与色母粒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3)将混合物料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混合粒料;(4)将混合粒料注塑成型得到聚丙烯打包盒。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虽然聚丙烯具有无色、无臭以及无毒的优点,但是当聚丙烯打包盒对熟食进行较长时间存储时,熟食腐败的气味与聚丙烯树脂因为加热而散发的刺激性气体容易在打包盒内发生混合,存在上述聚丙烯打包盒容易影响熟食的味道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一次性聚丙烯打包盒容易影响熟食的味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

90份聚丙烯树脂、4

16份相容剂以及4

16份纤维材料,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比例的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或者竹纤维作为纤维材料添加至聚丙烯内,通过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的抑菌以及吸附效果,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进而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08]另外,由于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等纤维材料均为纤维状,进而促使纤维材料还可以给予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增韧效果,进而减少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发生断裂破损的可能性,有效延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使用时间。
[0009]优选的,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5

75份聚丙烯树脂、8

16份相容剂以及8

12份纤维材料。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比例的相容剂以及纤维材料与聚丙烯树脂进行混合,进而促使纤维材料可以通过相容剂更为均匀的分布至聚丙烯树脂内,进一步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11]优选的,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以及甲壳素纤维的混合物,且所述活性炭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的重量比例为3:1。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纤维材料由上述比例的活性炭纤维以及甲壳素纤维组成,进而通过活性炭纤维以及甲壳素纤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13]优选的,还包括4

16重量份的抗菌添加料,所述抗菌添加料为金银花粉料、蒲公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比例的金银花粉料、蒲公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作为抗菌添加料添加至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内,通过金银花粉料、蒲公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的抑菌杀菌效果,进一步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15]优选的,所述抗菌添加料为金银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的混合物,且所述金银花粉料与马齿苋粉料的重量比例为2:1。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菌添加料由上述比例的金银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组成,进而通过金银花粉料以及马齿苋粉料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17]优选的,所述抗菌添加料的粒径介于200

400目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粒径的抗菌添加料与聚丙烯树脂进行混合,进而促使抗菌添加料可以更为均匀的分布于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内,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丙烯树脂、相容剂以及纤维材料进行混合并干燥,得到聚丙烯混合原料;步骤二、将聚丙烯混合原料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步骤一中首先对聚丙烯树脂、相容剂以及纤维材料进行混合,进而促使纤维材料可以更为均匀的分布于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内,有效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
[0021]另外,步骤一中还对聚丙烯树脂、相容剂以及纤维材料进行干燥,进而减少在熔融过程中少量进入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内的水汽对熟食的影响,间接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
[0022]优选的,步骤二中,在抗菌除臭聚丙烯母粒进行注塑成型后,还将成型后的产物在熔点下进行退火处理。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步骤三中还进行退火处理,进而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中不完整的微晶在低温下熔化,随后又重新冷却,从而调整链段排列使结晶结构趋于均匀化,并在结晶



再结晶的过程中,有效控制材料非晶区和晶区的取向分布,进而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微孔结构,有效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透气性,间接提高
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除异味的效果。
[002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其可应用于熟食包装。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来制备熟食包装中,通过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熟食包装对熟食味道的影响。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或者竹纤维作为纤维材料添加至聚乙烯内,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抗菌以及除异味的效果,有效减少聚丙烯树脂对熟食的味道的影响;2、本申请中由于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等纤维材料均为纤维状,进而促使纤维材料还可以给予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一个增韧效果,有效延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使用时间;3、本申请的方法,通过退火处理促使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获得微孔结构,有效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的透气性,间接提高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除异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

90份聚丙烯树脂、4

16份相容剂以及4

16份纤维材料,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5

75份聚丙烯树脂、8

16份相容剂以及8

12份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以及甲壳素纤维的混合物,且所述活性炭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的重量比例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

16重量份的抗菌添加料,所述抗菌添加料为金银花粉料、蒲公英粉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凌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甬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