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740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绑定池内的任一放置组时,首先获取当前访问的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然后,判断放置组PG1的主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若是,继续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若否,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找到后,对放置组PG3与放置组PG2进行整体互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两个绑定的存储池的对应的放置组的主尽量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减小了网络的压力,提高存储集群的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存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存储的内容按照固定大小切割,这一块固定大小的数据称为一个对象,PG(Placement Group,放置组)就是多个对象的聚合,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PG和对象之间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对应起来,一个PG对应于多个对象。而每个PG与OSD(Object

based Storage Device,对象存储设备)的对应是通过数据分布算法对应起来的,一个PG对应于多个OSD,OSD可以简单理解为物理上的磁盘,一个OSD上可以有多个PG,这样想要存储的内容就放置在了磁盘上。存储池就是PG的聚合。
[0003]在分布式存储场景下,通常在高速介质如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电子存储阵列硬盘)上划分分区部署OSD,用这些OSD创建一个高速存储池,在低速介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上部署OSD,用这些OSD创建一个低速存储池,将这两个存储池进行绑定,所有从客户端来的数据请求都要经过这个高速存储池,然后由它决定后续逻辑是下发到高速存储池中处理,还是转发到低速存储池中处理。而这个转发的过程是由每个PG成员中的主进行决定的,同样只有主能承担读写的业务请求。PG成员中的主指的是在PG的成员OSD中选择一个作为主OSD承担业务读写,其他OSD为从OSD。这两个绑定的存储池之间存在一个PG的对应的关系,也就是高速池的某个PG转发请求时只能转发给它对应的低速池的PG,且只有PG的主有这种转发处理的功能。
[0004]但是,当存储集群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两个对应PG的主不在同一个节点上,则需要通过网络才能传递过去,一旦网络达到瓶颈时就会限制转发的速度造成存储集群的性能达不到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使两个绑定的存储池的对应的放置组的主尽量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减小了网络的压力,提高存储集群的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包括:
[0007]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
[0008]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
[0009]访问绑定池内的任一放置组时,首先获取当前访问的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然后,判断放置组PG1的主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
[0010]若是,继续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
[0011]若否,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
[0012]找到后,对放置组PG3与放置组PG2进行整体互换。
[0013]进一步,所述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包括:
[0014]获取两个存储池内放置组的数量;
[0015]将放置组的数量少的存储池作为参照池,另一个存储池作为绑定池。
[0016]进一步,所述获取当前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包括:
[0017]获取当前的放置组,记为PG1,并获取放置组PG1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记为IP1;
[0018]获取参照池内的与放置组PG1对应的放置组,记为PG2,并获取放置组PG2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记为IP2。
[0019]进一步,所述判断放置组PG1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具体为:判断IP1是否与IP2相同。
[0020]进一步,所述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包括:在绑定池内顺序遍历放置组PG1之后的放置组,并在遍历时通过第一筛选机制筛选出候选放置组;
[0021]通过第二筛选机制在候选放置组中确定可替换的放置组PG3。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筛选机制包括:
[0023]判断放置组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与IP2是否相同;
[0024]若否,继续遍历下一个放置组;
[0025]若是,判断放置组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与参照池中对应的放置组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是否相同;
[0026]若是,继续遍历下一个放置组;否则,当前放置组为候选放置组。
[0027]进一步,所述第二筛选机制包括:
[0028]若候选放置组在参照池中对应的放置组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与IP1相同,则此候选放置组为可替换的放置组PG3;
[0029]若所有候选放置组在参照池中对应的放置组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与IP1均不相同,则通过第一筛选机制筛选出的第一个候选放置组为可替换的放置组PG3。
[0030]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系统,包括:存储池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遍历单元,用于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
[0031]读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访问的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
[0032]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放置组PG1的主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搜索单元,用于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
[0033]互换单元,用于对放置组PG3与放置组PG2进行整体互换。
[0034]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装置,包括:
[0035]存储器,用于存储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程序;
[0036]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的步骤。
[0037]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程序,所述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的步骤。
[0038]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以放置组数量较少的存储池作为参照池,以放置组数量较多的存储池作为绑定池,根据参照池改变绑定池的放置组的布局。具体为先获取参照池的放置组的主,再根据对应关系找到绑定池的放置组作为参照放置组,如果两个放置组的主不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那么此放置组即为待调整的放置组。此时,在绑定池中找到一个放置组,此放置组的主与参照放置组的主在同一节点上的,将该放置组的成员与待调整的放置组成员整体互换。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放置组的调整,即保证了放置组均衡不会被破坏,也能尽量使两个对应PG主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从而减小了网络的压力,提高存储集群的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0039]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访问绑定池内的任一放置组时,首先获取当前访问的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然后,判断放置组PG1的主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若是,继续遍历访问绑定池内的放置组;若否,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找到后,对放置组PG3与放置组PG2进行整体互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双存储池分为参照池和绑定池包括:获取两个存储池内放置组的数量;将放置组的数量少的存储池作为参照池,另一个存储池作为绑定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放置组PG1和参照池内对应的放置组PG2包括:获取当前的放置组,记为PG1,并获取放置组PG1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记为IP1;获取参照池内的与放置组PG1对应的放置组,记为PG2,并获取放置组PG2的主所在的物理节点的IP地址,记为IP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放置组PG1和放置组PG2的主是否在同一物理节点上具体为:判断IP1是否与IP2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遍历搜索机制在绑定池中搜索可替换的放置组PG3包括:在绑定池内顺序遍历放置组PG1之后的放置组,并在遍历时通过第一筛选机制筛选出候选放置组;通过第二筛选机制在候选放置组中确定可替换的放置组PG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存储池的放置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机制包括: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润宇丁纯杰孟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