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721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包括可旋转阀杆、套设于可旋转阀杆外部的外套件及套接于可旋转阀杆上的软管接头;可旋转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旋转阀杆在第一端部上设有进水孔,可旋转阀杆的内部由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形成与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流道,软管接头的内部与出水流道相连通;可旋转阀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有进水堵头,外套件的内部形成与进水堵头相配合的封堵腔室;外套件的内壁形成第一内螺纹段,可旋转阀杆的中部外壁形成与第一内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段;可旋转阀杆靠近第二端部的一端转动套设于软管接头上,软管接头与可旋转阀杆之间设有转动定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使用的部件少,能够降低成本,且安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装修时会将进水管埋入到墙体内,并在墙壁上设置出水口,如卫生间、厨房等场所的墙壁上都需要设置出水口。使用时为了方便对出水进行控制,在出水口处都会安装一个角阀进行转接,角阀通过软管连接水龙头、热水器、马桶等出水部件,并通过角阀控制是否对出水部件进行供水。现有的角阀都通过安装于角阀内的阀芯实现控制,阀芯内部还需要安装陶瓷片实现密封,因此,现有的角阀存在使用部件多,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接装置,解决现有角阀存在的使用部件多、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该转接装置使用的部件少,能够降低成本,且安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接装置,包括可旋转阀杆、套设于所述可旋转阀杆外部的外套件以及套接于所述可旋转阀杆上的软管接头;
[0005]所述可旋转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可旋转阀杆在第一端部上或者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可旋转阀杆的内部由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软管接头的内部与出水流道相连通;
[0006]所述可旋转阀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有进水堵头,所述外套件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堵头相配合实现阻断或者连通所述出水流道进行出水的封堵腔室;
[0007]所述外套件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段,所述可旋转阀杆的中部外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段相配合实现带动所述进水堵头进行移动的第一外螺纹段;
[0008]所述可旋转阀杆靠近第二端部的一端转动套设于所述软管接头上,所述软管接头与可旋转阀杆之间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旋转阀杆包括由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第三连接管段;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径,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二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三连接管段的外径,第二连接管段与第三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进水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段上,所述第一外螺纹段设置在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进水堵头外部的第一外套管段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外部的第二外套管段;所述第一外套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二外套管段的外径;
[0011]所述封堵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套管段内,所述第一外套管段内还具有接纳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第一接纳腔室,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一接纳腔室的直径;所述封
堵腔室与第一接纳腔室之间凸设有限位凸环,所述进水堵头和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均大于所述限位凸环的内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段设于所述第二外套管段内;所述第二外套管段内具有接纳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第二接纳腔室,所述第二连接管段除了第一外螺纹段之外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接纳腔室的直径;所述第二接纳腔室与第一接纳腔室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配合实现限位的第三限位台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在第一端部的中间固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进水堵头的中心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限位凸环之间留有过水间隙;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可旋转阀杆与外套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
[0015]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壁上的至少一第一密封槽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上的第一密封圈。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软管接头外壁的转动槽、开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管段的管壁上并对准所述转动槽的销柱孔和插设于所述销柱孔内的定位销柱;所述定位销柱的端部伸入至所述转动槽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可旋转阀杆与软管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0018]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软管接头外壁的第二密封槽、环设于所述软管接头外壁的第三密封槽、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槽上的第二密封圈和套设于所述第三密封槽上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槽位于所述转动槽的一侧,所述第三密封槽位于所述转动槽的另一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堵头的直径小于封堵腔室的直径;所述进水堵头的外壁上环设有第四密封槽,所述第四密封槽内套设有第四密封圈。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在出水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所述第一外套管段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段螺接的第二外螺纹段。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1、直接利用具有进水堵头的可旋转阀杆来替代传统角阀的阀芯结构实现开、关水功能,使得整个转接装置不需要设置阀芯,也不需要设置陶瓷片实现密封,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
[0023]2、将可旋转阀杆露出的部位直接替代传统角阀的手轮实现旋转操作,使得整个转接装置不需要额外再设置手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紧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的优点。
[0024]3、软管接头与可旋转阀杆之间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确保可旋转阀杆只能沿着指定方向进行旋转,软管接头与可旋转阀杆之间是无法轴向移动的,能够保证使用稳定性。
[0025]4、整个转接装置主要包括可旋转阀杆、外套件和软管接头这3个部件,部件数量少,组装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紧凑、小巧,安装方便,适合在各种角落安装使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损坏。
[0026]5、在可旋转阀杆与外套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能够将可旋转阀杆与外套件之间的缝隙堵死,保证水流无法从可旋转阀杆与外套件之间的缝隙渗出,达到密封效果。
[0027]6、在可旋转阀杆与软管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且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槽两侧的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并在第二密封槽内设置第二密封圈和在第三密
封槽内设置第三密封圈,能够将可旋转阀杆与软管接头之间的缝隙堵死,保证水流无法从可旋转阀杆与软管接头之间的缝隙渗出,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在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第三连接管段与软管接头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保证软管接头不会产生晃动、松动。
【附图说明】
[002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转接装置在进水堵头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剖视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转接装置在进水堵头处于封堵状态时的剖视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可旋转阀杆的剖视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端部上进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外套件的剖视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软管接头的剖视图;
[003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销柱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阀杆、套设于所述可旋转阀杆外部的外套件以及套接于所述可旋转阀杆上的软管接头;所述可旋转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可旋转阀杆在第一端部上或者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可旋转阀杆的内部由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软管接头的内部与出水流道相连通;所述可旋转阀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有进水堵头,所述外套件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堵头相配合实现阻断或者连通所述出水流道进行出水的封堵腔室;所述外套件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段,所述可旋转阀杆的中部外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段相配合实现带动所述进水堵头进行移动的第一外螺纹段;所述可旋转阀杆靠近第二端部的一端转动套设于所述软管接头上,所述软管接头与可旋转阀杆之间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阀杆包括由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第三连接管段;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径,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二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三连接管段的外径,第二连接管段与第三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进水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段上,所述第一外螺纹段设置在第二连接管段的外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进水堵头外部的第一外套管段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外部的第二外套管段;所述第一外套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二外套管段的外径;所述封堵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套管段内,所述第一外套管段内还具有接纳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第一接纳腔室,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小于第一接纳腔室的直径;所述封堵腔室与第一接纳腔室之间凸设有限位凸环,所述进水堵头和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均大于所述限位凸环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叶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