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椭球模型的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椭球模型的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椭球模型、空间坐标转换理论快速获得两个接收站被动观测目标空间位置的方法,属于被动探测
技术介绍
[0002]无源被动目标探测具有较强的抗反辐射、抗干扰、抗低空入侵和抗隐形的“四抗”能力。近年来,基于调频广播、数字电视、通信等信号的多基地被动目标探测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实际中应用了多种目标定位算法,例如测向交叉定位法、时差定位法、测向测时差混合定位法、时差频差定位法等。然而,上述目标定位算法一般是直接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考虑的,目标探测时接收站一般是以大地坐标系为背景进行表示的,这说明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涉及一系列坐标转换问题,现有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场景,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以椭球模型的接收站大地坐标为初始值,完成双站测向交叉定位公式的相关推导,得到目标位置的表达式,在目标探测过程中,可利用即时的接收站大地坐标值进行简单运算实现定位,可直接进行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椭球模型的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定义大地坐标系、地心直角坐标系、接收站直角坐标系;步骤2、确定两个接收站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步骤3、将接收站的大地坐标转换成地心直角坐标;步骤4、假定目标位置,分别以第一接收站和第二接收站为原点,得到目标在接收站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步骤5、利用两个接收站测得的目标方位角与俯仰角,构建四个定位方程;步骤6、选取三个方程,即第一接收站的方位角、俯仰角方程及第二接收站的方位角方程,对目标位置进行求解;步骤7、利用余下的一个俯仰角方程进行虚假目标剔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球模型的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小锋,郑雨晴,吴静,徐志明,赵锋,吴其华,刘晓斌,肖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