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711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涉及火电供料优化设备领域,包括物联分析系统外壳,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一端安装有光谱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动滚轴带动第一传送带转动,从而将待分析原料送入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二传送带顶部,通过第一电动滚轴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使原料经过光谱检测仪检测段,通过光谱检测仪对原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三传送带顶部,从而通过第三电动滚轴带动第三传送带,将原料输出至后续传送带,需要检测时开启光谱检测仪,不需要检测时关闭即可,没有额外的取样环节,减少了一层操作,加快了整体供料速度。加快了整体供料速度。加快了整体供料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火电供料优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当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时,火电行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0003]但现有火电物联系统需要人工对批次燃料进行分析检查的指派,人工指派操由于多了一层操作,影响整体供料效率,且人工指派操作较为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火电物联系统影响供料效率、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包括物联分析系统外壳,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一端安装有光谱检测仪,所述固定柱远离光谱检测仪一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滚轴,且第二电动滚轴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滚轴,且第一电动滚轴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三电动滚轴,且第三电动滚轴外侧设置有第三传送带。
[0006]优选地,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设置有与第二电动滚轴配合的固定架。
[0007]优选地,所述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底端设置有底部支撑框架,且底部支撑框架顶部设置有与第三传送带及第二传送带配合的集料斗,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设置有与集料斗配合的侧斗。
[0008]优选地,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底部设置有四组底座,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
[0009]优选地,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开设有与第一传送带配合的传送通道口,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开设有与第三传送带配合的传送通道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第二电动滚轴带动第一传送带转动,从而将待分析原料送入物联分析系统外壳内部,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二传送带顶部,通过第一电动滚轴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使原料经过光谱检测仪检测段,通过光谱检测仪对原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三传送带顶部,从而通过第三电动滚轴带动第三传送带,将原料输出至后续传送带,需要检测时开启光谱检测仪,不需要检测时关闭即可,没有额外的取样环节,减少了一层操作,加快了整体供料速度;
[0012]2、本技术通过光谱检测仪在供料时进行自分析,无需取样,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7]图中:1、物联分析系统外壳;2、底部支撑框架;3、第一电动滚轴;4、第二电动滚轴;5、固定架;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固定柱;9、光谱检测仪;10、电池;11、底座;12、集料斗;13、第三传送带;14、第三电动滚轴;15、侧斗;1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包括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柱8,且固定柱8一端安装有光谱检测仪9,固定柱8远离光谱检测仪9一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滚轴4,且第二电动滚轴4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带6,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中间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滚轴3,且第一电动滚轴3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7,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三电动滚轴14,且第三电动滚轴14外侧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3。
[0021]本技术通过第二电动滚轴4带动第一传送带6转动,从而将待分析原料送入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二传送带7顶部,通过第一电动滚轴3带动第二传送带7转动,使原料经过光谱检测仪9检测段,通过光谱检测仪9对原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重力落至第三传送带13顶部,从而通过第三电动滚轴14带动第三传送带13,将原料输出至后续传送带,需要检测时开启光谱检测仪9,不需要检测时关闭即可,没有额外的取样环节,减少了一层操作,加快了整体供料速度;本技术通过光谱检测仪9在供料时进行自分析,无需取样,节约了人力资源。
[0022]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池10,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设置有与第二电动滚轴4配合的固定架5,本技术通过固定架5固定第二电动滚轴4,通过电池10给设备供电。
[0023]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底端设置有底部支撑框架2,且底部支撑框架2顶部设置有与第三传送带13及第二传送带7配合的集料斗12,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设置有与集料斗12配合的侧斗15,本技术通过底部支撑框架2支撑集料斗12,并通过集料斗12与侧斗15配合将漏出的原料引导至第三传送带13顶部。
[0024]请着重参阅图2,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底部设置有四组底座11,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6,本技术通过底座11支撑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设备运转状况。
[0025]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4,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开设有与第一传送带6配合的传送通道口,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开设有与第三传送带13配合的传送通道口,本技术通过传送通道口使原料通过第一传送带6及第三传送带13转送。
[0026]工作原理: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包括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柱(8),且固定柱(8)一端安装有光谱检测仪(9),所述固定柱(8)远离光谱检测仪(9)一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滚轴(4),且第二电动滚轴(4)外侧设置有第一传送带(6),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中间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滚轴(3),且第一电动滚轴(3)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7),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三电动滚轴(14),且第三电动滚轴(14)外侧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分析火电物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池(10),且物联分析系统外壳(1)内部设置有与第二电动滚轴(4)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荣尤海辉郭仲富周铁军周通赵旦章铁锋贾铁军寿立峰顾民浩张燕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