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操作部和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和爪头以及连接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套接配合,且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之间同步转动设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其能够调整医用电钻和克氏针之间间距,便于操作。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克氏针是一种骨科手术中常见的内固定材料,其主体呈外表面光滑的细长圆柱状,并设置有呈棱锥状的前端,一般用于短而小的骨折块、撕脱骨折块或矫形手术中将不同的小骨块穿在一起,起到暂时辅助固定的作用,也可以为后续的钻孔、置入螺钉等的操作提供一个辅助导向,克氏针一般通过对应的夹持装置连接到医用电钻的钻头上,之后在医用电钻带动高速转动下打入病患骨内,所述的夹持装置通常包括有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操作部和若干由操作部控制张开或合拢的爪头,通过爪头的张开/合拢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克氏针,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用于构成爪头和医用电钻输出轴传动配合的连接轴。而在医生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克氏针在打入患者骨内的时候对准位置,往往还会需要X射线成像进行辅助,由于现有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设置,克氏针相对医用电钻握持部分的距离也无法调整,这导致了医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对X射线的成像造成干涉,且医生容易长时间的处于X射线的影响中,不利于医生自身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其能够调整医用电钻和克氏针之间间距,便于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操作部和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和爪头以及连接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套接配合,且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之间同步转动设置。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在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包括第二从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的长度调节组件,且第一从动轴与爪头传动配合、第二从动轴和用于连接医用电钻输出轴传动配合的连接轴之间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套接配合的同时能够同步转动,从而在第二从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两者伸缩之后,第二从动轴仍然能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从而使医生能够根据手术的类型对克氏针相对于医用电钻的握持部分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医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对X射线成像干扰的同时规避X射线的影响,便于使用。
[000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从动轴穿设在第一从动轴的内孔中,第二从动轴的外周壁和第一从动轴内周壁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外花键和内花键,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通过外花键和内花键构成传动配合。
[0007]通过进一步设置,由第二从动轴穿设在第一从动轴的内孔中,并且在两者上分别
设置能够相互啮合的外花键和内花键,从而构成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套接并能够同步转动的传动配合。
[0008]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形成有供克氏针容置的针孔。
[0009]通过进一步设置,便于克氏针的容置。
[0010]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外管、滑块以及锁块,所述的外管滑动插设在壳体中,且外管套设在第一从动轴外侧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的锁块和滑块均滑动插设在壳体上,所述的锁块能够沿壳体的径向滑动至过盈压紧在外管上或与外管间隙配合处,所述的滑块处于锁块运动路径的一端处,且滑块滑动时能够促使锁块径向的滑动。
[0011]通过进一步设置,锁块在滑动时带动锁块滑动至过盈压紧在外管上或与外管间隙配合处,且外管与第一从动轴之间转动连接,当锁块滑动过盈压紧在外管上,对外管形成限位的同时,促使壳体与第一从动轴位置的固定;当锁块滑动至与外管间隙配合处,解除第一从动轴的定位,使其能够滑动。
[0012]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管与第一从动轴之间设置有若干滚道,所述的若干滚道沿第一从动轴的轴向排布,所述的滚道中设置有若干滚珠。
[0013]通过进一步设置,通过外管与第一从动轴之间形成的若干滚道与滚道中的若干滚珠,构成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块包括有按压部、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所述的滑块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穿设,所述的按压部设置在滑块穿出壳体的一端处,所述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能够随滑块分别滑动至与锁块形成抵接配合的位置处,且第一抵接部与外管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抵接部与外管之间的间距,所述的锁块与壳体之间抵接有促使其朝向滑块方向运动的第一弹性件。
[0015]通过进一步设置,对按压部进行按压时,滑块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使锁块从位于与外管之间间距较小的第二抵接部中脱出,并抵接于第一抵接部处,形成锁块与外管间隙配合;释放按压部后,滑块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锁块重新抵接于第二抵接部处,形成锁块过盈压紧在外管上。
[001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的外周壁处设置有呈环状的操作槽,所述的操作槽包括有靠近爪头处设置的抵接壁,所述的按压部设置于环槽抵接壁处设置。
[0017]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壳体的外周壁上设置呈环状的操作槽,并将按压部设置在靠近爪头处的抵接壁,一方面,按压部无需凸出壳体周壁设置,避免意外操作或磕碰损坏,另一方面,操作槽的设置,能够为操作时提供一个轴向的施力点,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1]其中:壳体1;操作槽11;抵接壁111;传动组件2;连接轴21;夹持组件3;操作部31;爪头32;长度调节组件4;第一从动轴41;内花键411;第二从动轴42;外花键421;外管43;滑
块44;按压部441;第一抵接部442;第二抵接部443;锁块45;第一弹性件451;接触块452;滚道46;针孔5;滚珠6;轴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
‑
3所示:包括有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中设置有传动组件2和夹持组件3,所述的传动组件2包括有连接轴21,所述的夹持组件3包括有操作部31和爪头32,所述的传动组件2和夹持组件3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4,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4包括有分别用于和爪头32以及连接轴21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41和第二从动轴42,所述的第一从动轴41和第二从动轴42之间滑动套接配合,且第一从动轴41与第二从动轴42之间同步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轴42穿设在第一从动轴41的内孔中,第二从动轴42的外周壁和第一从动轴41内周壁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外花键421和内花键411,所述的第一从动轴41和第二从动轴42通过外花键421和内花键411构成传动配合。所述的第一从动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操作部和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分别用于和爪头以及连接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滑动套接配合,且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之间同步转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从动轴穿设在第一从动轴的内孔中,第二从动轴的外周壁和第一从动轴内周壁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外花键和内花键,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通过外花键和内花键构成传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之间形成有供克氏针容置的针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外管、滑块以及锁块,所述的外管滑动插设在壳体中,且外管套设在第一从动轴外侧并与之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吴宗艺,黄程斌,金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