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9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包括: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之上,用于收集和导流从所述地下室底板中渗透上来的地下水;防水薄膜,设于所述滤水层之上,用于阻隔所述滤水层中的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垫层,设于所述防水薄膜之上,作为地下室底板地坪的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排”的方式代替“堵”的思路,通过滤水层形成排水通路,将渗漏的水进行通过滤水层、疏水管及排水沟疏导,最后流入集水井进行集中抽出;施工方便,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问题。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问题。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

技术介绍

[0002]建工工程的施工中,基础工程是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施工周期最长的一部分。当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需要在地下室底板上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使地下室底板上渗透出来的地下水可以及时的排出至集水井,然后在抽出地下室,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特别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的渗透非常严重,造成地下室地坪容易潮湿和渗水。
[0003]常规地下室防水设计是在地下室底板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一旦防水卷材破损的话将造成地下室底板渗漏,后期再去补漏时,不仅需要精确确定渗漏点,也需要将防水卷材上面的混凝土垫层敲打除去,费时费力,堵漏难度大且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地下室的滤水结构层,采用以“排”的方式代替“堵”的方式,使地下室底板上渗漏的地下水在滤水层中自动排出,最后流入集水井进行集中抽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包括:
[0006]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之上,用于收集和导流从所述地下室底板中渗透上来的地下水;防水薄膜,设于所述滤水层之上,用于阻隔所述滤水层中的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垫层,设于所述防水薄膜之上,作为地下室底板地坪的表层。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滤水层的厚度为80~140mm。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滤水层为碎石或/和卵石,所述碎石或/和卵石的粒径范围是10~25mm。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凝土垫层上均匀铺设有金刚砂,每平米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5~7kg的所述金刚砂。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地下室底板上砌筑有砌体隔墙,所述砌体隔墙底部与所述地下室底板之间设有混凝土反坎,所述混凝土反坎中间埋设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滤水层。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疏水管的管径为40~60mm,且相邻之间的间距为800~1200mm。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疏水管从所述混凝土反坎两侧面延伸至所述滤水层的长度为80~150mm,并在所述疏水管的延伸段表面设有孔洞,且在所述疏水管的延伸段上包裹有网格布。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地下室底板上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将所述滤水层、防水薄膜以及混凝土垫层隔断,使所述滤水层中的地下水直接排入所述排水沟。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交界处设有所述排水沟,所
述排水沟将所述滤水层、防水薄膜以及混凝土垫层隔断,使所述滤水层中的地下水直接排入所述排水沟。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250~350mm,并在其上设有排水沟盖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其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结构层设计,在地下室底板上铺设有滤水层,滤水层的厚度为80~140mm,滤水层用碎石或/和卵石,碎石或/和卵石的粒径范围是10~25mm,在滤水层的上方设有防水薄膜,在防水薄膜上在铺设混凝土垫层;当地下室底板有渗出地下水时,地下水渗入到滤水层中间,而滤水层上方设置有防水薄膜,地下水无法渗透防水薄膜,会留在滤水层中,在碎石或/和卵石的缝隙中流动,从而将地下水直接流入排水沟中;本技术采用以“排”的方式代替“堵”的思路,通过滤水层形成排水通路,将渗漏的水进行通过滤水层、疏水管及排水沟疏导,最后流入集水井进行集中抽出;施工方便,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水问题。
[0018]其二:本技术中在地下室底板的地坪层中设置了滤水层,而地下室底板上的砌体隔墙并非直接砌筑在滤水层上,砌体隔墙砌筑在地下室底板上的混凝土反坎上,通过在混凝土反坎中设置疏水管,用以连通混凝土反坎两侧的滤水层,延伸出去的疏水管上设置有网格布,并且在管上设有孔洞,相邻疏水管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000mm,便于将滤水层中的地下水过滤到疏水管中,从而使砌体隔墙两侧的滤水层可以连通起来,实现便于滤水层中的水排入到排水沟中。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的砌体隔墙交接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排水沟结构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的外墙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排水沟盖板结构图。
[0025]1.地下室底板;
[0026]2.滤水层;
[0027]3.防水薄膜;
[0028]4.混凝土垫层;
[0029]5.金刚砂;
[0030]6.砌体隔墙;
[0031]7.混凝土反坎;
[0032]8.疏水管;
[0033]9.排水沟;
[0034]10.排水沟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包括:地下室底板1;滤水层2,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之上,用于收集和导流从所述地下室底板1中渗透上来的地下水;防水薄膜3,设于所述滤水层2之上,用于阻隔所述滤水层2中的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垫层4,设于所述防水薄膜3之上,作为地下室底板地坪的表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底板(1);滤水层(2),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之上,用于收集和导流从所述地下室底板(1)中渗透上来的地下水;防水薄膜(3),设于所述滤水层(2)之上,用于阻隔所述滤水层(2)中的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垫层(4),设于所述防水薄膜(3)之上,作为地下室底板地坪的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2)的厚度为80~1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2)为碎石或/和卵石,所述碎石或/和卵石的粒径范围是10~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4)上均匀铺设有金刚砂(5),每平米所述混凝土垫层(4)上铺设5~7kg的所述金刚砂(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砌筑有砌体隔墙(6),所述砌体隔墙(6)底部与所述地下室底板(1)之间设有混凝土反坎(7),所述混凝土反坎(7)中间埋设有疏水管(8),所述疏水管(8)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滤水层(2)。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冬平彭振峰郑成梁石辉何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