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90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包括垫体和气囊,所述垫体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气囊的数量至少是三个,所述气囊自下而上依次固设在所述首端,且每个气囊互不连通;所述气囊充气后具有高度较高的第一端和高度较低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首端、第二端靠近所述尾端设置;所述尾端设有腿部垫块;所述气囊的长度为垫体长度的一半;所述气囊一侧连接有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患者在不同的恢复时期及术后反流症状严重程度调整不同的靠卧角度,符合护理调养及预防并发症的要求。将气囊的长度设为垫体的一半,并在垫体尾端设腿部垫块,可对患者小腿、足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防止患者上身抬高时引起的身体下滑。引起的身体下滑。引起的身体下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

技术介绍

[0002]在给患者安置胃食管后,存在患者不能直接躺下的问题,患者背部保持在一定角度的位置,确保创口处的愈合以及防止胃食管的反流。
[0003]如果该患者属于住院状态,可以采用带摇杆调节床板位置的护理床,确保始终保持半坐姿的状态。但如果患者在安置胃食管后无其它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会安排其回家疗养康复,不太可能购买一台护理床回去使用:一则护理床的单价偏高,二则病人康复后,护理床放在家里占空间不实用。多数患者回家后直接靠在由被褥堆成的靠背上,存在如下问题:
[0004]一是被褥堆叠而成的角度不好控制,达不到护理要求;
[0005]二是患者在睡迷糊等情况下身体可能会向下滑落,导致倾斜角度不合要求;
[0006]三是被褥靠久以后会变形,也会倾斜角度不合要求。
[0007]久而久之,导致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的问题,需要往返医院进行处理,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延缓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可代替医用护理床,适合胃食管手术患者在家护理使用,既能保证使用时的舒适度,又能避免患者睡着时身体滑落导致的胃食管反流的情况。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包括垫体和气囊,所述垫体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气囊的数量至少是三个,所述气囊自下而上依次固设在所述首端,且每个气囊互不连通;所述气囊充气后,其具有高度较高的第一端和高度较低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首端、第二端靠近所述尾端设置;所述尾端设有腿部垫块;所述气囊的长度为垫体长度的一半;所述气囊一侧连接有充气装置。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侧面设有常闭的双向气阀,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常闭的双向气阀,所述双向气阀设于气囊侧面,所述双向气阀通过导气管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气囊具有大小形状相同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三角形面与垫体相垂直设置;充气后,所述气囊与人体的接触面与垫体的夹角为45

60
°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与人体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颈背垫块。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部垫块为实心海绵体。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叠放设置具有三棱柱结构的气囊可以实现多档角度调节,使患者在不同的恢复时期可调整不同的靠卧角度,符合护理调养要求。将气囊的长度设为垫体的一半,并且在垫体尾端设有腿部垫块,不仅为患者的背部提供更舒适的支撑,并且可抬高患者腿部,防止患者睡着时向下滑落的情况。颈背垫块可以较好为患者的颈椎、腰椎提供支撑力,使患者上半身更舒展,有利于创口的恢复。本技术为充气式设计,便携易收纳,有效规避了食管疾病术后患者外出住宿床铺选择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在床体上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中:10

垫体、20

腿部垫块、30

气囊、40

双向气阀、50

气泵、60

颈背垫块、70

四通管、80

截止阀、90

床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包括垫体10和气囊30,所述垫体10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气囊30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所述气囊30设于所述首端,所述尾端设有腿部垫块20,所述腿部垫块20为实心海绵体,通过腿部垫块20可垫高患者小腿和脚部,防止人体向下滑落;所述气囊30充气后,其具有高度较高的第一端和高度较低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首端、第二端靠近所述尾端设置;所述气囊30的长度为垫体10长度的一半,使患者的尾椎部位(位于近似人体长度的一半位置)可作用于气囊30之上,增加舒适度;所述气囊30侧面设有常闭的双向气阀40,所述双向气阀40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50的出气端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气囊30的数量至少是三个。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气囊30的数量设为三个,其包括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第三气囊33;所述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第三气囊33自下而上依次固设在所述首端,且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第三气囊33彼此互不连通。
[0023]进一步的,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第三气囊33具有大小形状相同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三角形面与垫体10相垂直设置;充气后,所述气囊30与人体的接触面和垫体10的夹角为45

60
°
,即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第三气囊33的夹角为15

20
°

[0024]进一步的,所述气囊30与人体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颈背垫块60。颈背垫块60具有L形板结构,其与第三气囊33的顶面及竖直面固定连接。颈背垫块60可以较好地为患者的颈椎、腰椎提供支撑,使患者上半身更舒展,有利于创口的恢复。
[002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气阀40包括第一双向气阀41、第二双向气阀42和第三双向气阀43,所述第一双向气阀41与第一气囊31连通、第二双向气阀42与第二气囊32连通、第三双向气阀43与第二气囊33连通。所述气泵60的出气端依次串接有截止阀80、四通
管70,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双向气阀41、第二双向气阀42和第三双向气阀43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在四通管70的三个端口上,所述四通管70的第四个端口经过截止阀80与气泵60的出气端连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气囊30的数量为四个时,所述四通管70替换成五通管,以此类推。
[0026]进一步的,所述垫体10可设为1.2m/1.5m/1.8m标准床的床面尺寸,其四角设有绳索,利用绳索将垫体10固定在床体90上。
[0027]本技术在使用时,气泵60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双向气阀41、第二双向气阀42和第三双向气阀43的开闭,实现充气或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包括垫体(10)和气囊(30),所述垫体(10)具有首端和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0)的数量至少是三个,所述气囊(30)自下而上依次固设在所述首端,且每个气囊(30)互不连通;所述气囊(30)充气后,其具有高度较高的第一端和高度较低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首端、第二端靠近所述尾端设置;所述尾端设有腿部垫块(20);所述气囊(30)的长度为垫体(10)长度的一半;所述气囊(30)一侧连接有充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胃食管反流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50)、常闭的双向气阀(40),所述双向气阀(40)设于气囊(30)侧面,所述双向气阀(40)通过导气管与气泵(5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琳王玉萍杨家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