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82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包括:吸水海绵、吸水孔、膨胀球、膨胀球孔、膨胀球管、固定大贴膜、膨胀球口、吸引口、吸引管、药物注射口、药物管、药物孔、固定小贴膜;该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术器械,在腹腔镜手术后出现穿刺孔感染时,可使用本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在不扩大原来穿刺孔径的基础上,可将患者感染伤口内的感染液体引流出来,且可通过药物孔注射消毒药物进行换药,快速促进伤口愈合,经临床实用,本器械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提高感染穿刺孔愈合速度。穿刺孔愈合速度。穿刺孔愈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腹腔镜手术应用
,具体为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外科已经是当今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某些方面腹腔镜技术渐渐取代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操作过程为,在患者腹壁上根据手术部位需要,通过穿刺套管建立外界与患者腹部内的连接,手术医生通过患者腹壁上的穿刺套管的孔内径,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患者病变部位的手术操作,手术结束后,取出手术器械,移除患者腹壁上所建立的穿刺套管孔,最后再将患者腹壁上的穿刺套管孔进行缝合关闭,结束手术;手术器械是通过穿刺套管器的孔内进行手术器械的放置和取出的,当患者病变部位感染严重,腹腔内脓性液体较多,或者患者腹壁上放置了负压引流器,脓性感染的液体就有可能通过患者腹壁上所建立的穿刺套管孔进入患者腹壁处,引起穿刺套管孔处的伤口感染,由于感染处为患者穿刺套管孔,通常孔径较深、较小,脓性液体会引流不畅,出现穿刺伤口处,经久不愈合或者脓性液体向周围扩散,形成炎性包块,甚至患者出现发热,感染加重,被迫行伤口扩大切开引流治疗,即增加患者痛苦,又给手术医生增加了不必要的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它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包括:吸水海绵、吸水孔、膨胀球、膨胀球孔、膨胀球管、固定大贴膜、膨胀球口、吸引口、吸引管、药物注射口、药物管、药物孔、固定小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头端固定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后方吸引管上有吸水孔;所述膨胀球固定在吸引管上;所述膨胀球口通过膨胀球管和膨胀球孔与膨胀球相连;所述药物注射口通过药物管与药物孔相连;所述吸引口通过吸引管与吸水海绵相连;所述固定大贴膜套在吸引管上。
[0005]进一步,所述吸水海绵为固定在橡胶材质的、呈网状结构的吸引管头端,球形结构,可吸水的海绵材料。
[0006]进一步,所述吸水孔为吸引管壁上,位于膨胀球和吸水海绵之间的与吸引管内相通的圆孔状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膨胀球为吸水孔后方,固定在吸引管上,具有充气后可膨胀的,橡胶材质的气球状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膨胀球管位于吸引管内部,一端与膨胀球口密闭相连,一端通过吸引管上的膨胀球孔与膨胀球密闭相连。
[0009]进一步,所述药物管位于吸引管内部,一端与药物注射口密闭相连,一端与药物孔
相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大贴膜位于吸引管上,膨胀球侧面带有粘性材料的薄膜。
[0011]进一步,所述固定小贴膜为中间有圆孔,部分被剪开的且一侧带有粘性材料的薄膜。
[0012]进一步,所述膨胀球口和药物注射口均为自然状态下,封闭的孔口,吸引口可与医用负压吸引设备相通连。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采用本技术手术器械可方便的当患者腹壁的穿刺套管孔出现感染时,在不扩大孔径的基础上,进行穿刺孔内脓性液体引流治疗,减少扩大患者伤口,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当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后,如阑尾炎时,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胆囊炎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现炎症较重时,有些患者会出现术后,患者穿刺套管感染,脓性液体在患者穿刺套管伤口处流出,此时,可使用本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进行穿刺套管感染伤口的引流治疗,将本引流器的吸水海绵端放入患者感染的穿刺套管孔内,根据需要,放置相应的深度,通过固定大贴膜和固定小贴膜将吸引管封闭并固定在患者腹壁处,将吸引口与负压吸引器装置连接在一起,脓性液体即可通过吸引管被吸除,同时在吸除脓性液体过程中,定期通过药物注射口,向感染的穿刺孔内注射消毒药物,起到边消毒,边引流,可加快感染伤口的愈合,当长期对感染的穿刺套管孔吸引过程中,感染的穿刺套管孔内,周围坏死组织堵塞吸水海绵以及吸水孔时,通过向膨胀球口内注入空气,使膨胀球膨胀变大,扩展吸水孔与吸水海绵之间的空间距离,再次引流脓性液体,本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在不扩大原来穿刺伤口大小的基础上,方便脓性液体排出,减少医生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感染伤口愈合速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小贴膜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中:吸水海绵1、吸水孔2、膨胀球3、膨胀球孔4、膨胀球管5、固定大贴膜6、膨胀球口7、吸引口8、吸引管9、药物注射口10、药物管11、药物孔12、固定小贴膜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包括:吸水海绵1、吸水孔2、膨胀球3、膨胀球孔4、膨胀球管5、固定大贴膜6、膨胀球口7、吸引口8、吸引管9、药物注射口10、药物管11、药物孔12、固定小贴膜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9头端固定有吸水海绵1;所述吸水海绵1后方吸引管上有吸水孔2;所述膨胀球3固定在吸引管9上;所述膨胀球口7通过膨胀球管5和膨胀球孔4与膨胀球3相连;所述药物注射口10通过药物管11与药物孔12相连;所述吸引口8通过吸引管9与吸水海绵1相连;所述固定大贴
膜6套在吸引管9上。
[0019]进一步,所述吸水海绵1为固定在橡胶材质的、呈网状结构的吸引管9头端,为球形结构,可吸水的海绵材料。
[0020]进一步,所述吸水孔2为吸引管壁9上,位于膨胀球3和吸水海绵1之间的与吸引管9内相通的圆孔状结构。
[0021]进一步,所述膨胀球3为吸水孔2后方,固定在吸引管9上,具有充气后可膨胀的,橡胶材质的气球状结构。
[0022]进一步,所述膨胀球管5位于吸引管9内部,一端与膨胀球口7密闭相连,一端通过吸引管9上的膨胀球孔4与膨胀球3密闭相连。
[0023]进一步,所述药物管11位于吸引管9内部,一端与药物注射口10密闭相连,一端与药物孔12相连通。
[0024]进一步,所述固定大贴膜6位于吸引管9上,膨胀球3侧面带有粘性材料的薄膜。
[0025]进一步,所述固定小贴膜13为中间有圆孔,部分被剪开的且一侧带有粘性材料的薄膜。
[0026]进一步,所述膨胀球口7和药物注射口10均为自然状态下,封闭的孔口,吸引口8可与医用负压吸引设备相通连。
[0027]本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的益处为:在不需要扩大原穿刺孔径大小的基础上,将感染的穿刺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包括:吸水海绵、吸水孔、膨胀球、膨胀球孔、膨胀球管、固定大贴膜、膨胀球口、吸引口、吸引管、药物注射口、药物管、药物孔、固定小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头端固定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后方吸引管上有吸水孔;所述膨胀球固定在吸引管上;所述膨胀球口通过膨胀球管和膨胀球孔与膨胀球相连;所述药物注射口通过药物管与药物孔相连;所述吸引口通过吸引管与吸水海绵相连;所述固定大贴膜套在吸引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为固定在橡胶材质的、呈网状结构的吸引管头端,球形结构,可吸水的海绵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为吸引管壁上,位于膨胀球和吸水海绵之间的与吸引管内相通的圆孔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球为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金宏刘大泽兰德刚高仕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金山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