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鼻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72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下鼻道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通过固定段固定在下鼻道,防止滑入鼻咽部。鼻甲段包括框架及框架内的内芯,将内芯包裹在框架内,便于将鼻甲段推入下鼻道,而存蓄有生理盐水的内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而经过仿生鼻甲的空气亦可与仿生鼻甲交换热量。实现了仿生鼻甲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加温,有效改善空鼻症患者的症状。症患者的症状。症患者的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鼻甲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仿生鼻甲。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鼻腔前起于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鼻腔被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鼻前庭表面覆盖有皮肤,固有鼻腔表面覆盖有粘膜,并且含有分泌腺体以及丰富的血管,尤其是下鼻甲,其表面覆盖的粘膜较厚,粘膜下含有丰富的血管,可以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从而避免低温、干燥的空气直接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刺激、损伤。
[0003]不同原因造成的鼻甲过度切除,或某些疾病本身导致的鼻甲萎缩,都可能引起鼻阻力降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减弱,从而引起“空鼻症”。“空鼻症”患者表现为鼻塞,鼻腔、鼻咽及咽部干燥感,部分患者有窒息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烦躁、焦虑、抑郁、鼻腔脓涕、血性分泌物、恶臭、嗅觉减退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自杀。
[0004]目前,临床上对于“空鼻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通过植入假体从而缩小鼻腔,改善症状。然而由于植入材料的排斥反应等原因,手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且手术费用昂贵,患者还需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因而无法推广。
[0005]有鉴于此,如何能在避免手术的前提下,使得空鼻症患者能很好的对吸入鼻腔的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温,成为今年来鼻科医生研究的热门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鼻甲。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空鼻症患者鼻阻力降低,吸入空气过于低温及干燥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患者的下鼻道内,鼻甲段包括框架及容置于框架内的内芯,内芯用于存蓄生理盐水;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固定段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连接段连接在鼻甲段与固定段之间,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
[0010]进一步地,框架为适配下鼻道的管状长条,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0011]进一步地,框架内壁朝向其中空内心设置有数根小柱。
[0012]进一步地,小柱沿框架的轴向成螺旋状排布。
[0013]进一步地,框架的横截面为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或C型;其中,内芯形状与框架形状相适配。
[0014]进一步地,框架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
[0015]进一步地,固定段的轮廓尺寸大于患者的鼻阀内径。
[0016]进一步地,固定段为圆环,圆环直径大于患者鼻阀内径。
[0017]进一步地,固定段还包括数根一端连接在圆环上、另一端连接在圆环的圆心处的支架。
[0018]进一步地,连接段包括至少一根连接在固定段与鼻甲段之间的软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技术的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下鼻道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通过固定段固定在下鼻道,防止滑入鼻咽部。鼻甲段包括框架及框架内的内芯,将内芯包裹在框架内,便于将鼻甲段推入下鼻道,而存储有生理盐水的内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而经过仿生鼻甲的空气亦可与仿生鼻甲交换热量。实现了仿生鼻甲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加温,有效改善由于空鼻症引发的系列问题。
[0021](2)本技术的小柱在框架内壁上呈螺旋状排布,小柱在框架与内芯之间撑起一条螺旋形的通道。大大延长了空气通过鼻甲段的时间,使得空气有充分的时间去吸收水分,有足够的时间去与框架交换热量,从而更好的对空气起到加温加湿的效果。
[0022](3)本技术的框架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开口的设置使得更换内芯更加便捷,并且使得框架可以放置更多不同横截面大小的内芯,进而改变鼻甲段的横截面,适用于同一患者不同场景下的佩戴。
[0023](4)本技术的连接段包括两根或三根的软带,使得固定段与鼻甲段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平衡,从而更容易通过固定段加鼻甲段拉出鼻腔。
[0024](5)本技术的固定段为圆环,并在圆环上设置有支架。支架增加了圆环的稳定性,同时在需要取出仿生鼻甲时,勾住固定段时,更有着力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鼻甲段的结构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鼻甲段的横截面。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鼻甲段的横截面。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鼻甲段的横截面。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仿生鼻甲的结构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固定段的结构图。
[0033]图示说明:
[0034]鼻甲段

1;框架

10;贯穿孔

11;开口

12;内芯

13;小柱

14;
[0035]固定段

2;圆环

20;支架

21;
[0036]连接段

3;软带

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实施例一
[0039]参见图1,一种仿生鼻甲,用于放置在人体鼻腔内,模拟鼻腔内的鼻甲,从而对呼吸进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温加湿,减小低温、干燥空气对咽喉及肺部的伤害。
[0040]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2、连接段3及鼻甲段1。固定段2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3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2,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1;鼻甲段1放置在下鼻道内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1通过固定段2固定在下鼻道,防止鼻甲段1滑入鼻咽部。固定段2的轮廓尺寸大于患者的鼻阀内径,并且固定段2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固定段2采用防呆设计,即,固定段2从任何方向都无法穿过鼻阀,确保了通过连接段3与固定段2连接的鼻甲段1不会朝向鼻咽部滑下,从而造成气管异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鼻甲,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甲段,所述鼻甲段放置在患者的下鼻道内,所述鼻甲段包括框架及容置于所述框架内的内芯,所述内芯用于存蓄生理盐水;固定段,所述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所述固定段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鼻甲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所述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鼻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适配下鼻道的管状长条,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鼻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壁朝向其中空内心设置有数根小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鼻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沿所述框架的轴向成螺旋状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阅王鹏于申沈双陆菁菁郑章龙肖雄陈百胜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