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69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包括:除油装置,其进料口与油水相连通;混凝反应器与平流除油装置的底部出料口相连通;两级气浮分离装置相互串联的与混凝反应器相连通;污水缓存罐与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收水口相连通;两个第一刮沫装置分别可旋转的设置在两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两个污油槽分别设置在两级气浮分离装置的一侧;污油缓存罐与两个污油槽和污油外排口相连接;两级精细过滤装置串联或并联的与污水缓存罐相连接,出液口与出水口相连接;除油装置、混凝反应器均设置在撬体的上层结构内,两级气浮分离装置、缓存罐和两级精细过滤装置设置在撬体的下层结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适应性和过滤度的特点。性和过滤度的特点。性和过滤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作业废液的处理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发和油气开采过程中,钻完井、生产完井、洗井修井等作业是油田开发增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完修井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返排废液,对于此部分油水混合物废液,需要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对于海上油田,平台空间狭小,现场钻完井作业收到场地限制,无法对返出的钻完井废液进行长期存储集中处理,常规陆地油田泥浆池存储沉降后集中处理的模式无法在海上油田应用;
[0003]现场作业过程中,不同井口和底层状况,完修井返排废液存在着液量差别较大、间歇性返排、组分复杂等特点;由于在钻完井工艺中加入了大量的化学添加剂,使得返排废液中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油水分离困难,而具备完善分离处理工艺的系统设备不能满足海上的作业条件。
[0004]目前海上平台对完修洗井废液暂无系统的处理设备,暂行处理方式多是部分污水临时分离罐存储简单撇油后返泥浆池,部分液体集中船运至陆地作为废液处理,整体作业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
[0005]鉴于海上井口作业特点和平台现场的限制条件,设备高效化模块化已经解决现场废液处理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海上平台井口作业效率的突破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采用双层撬体设计,将设备控制在最小尺寸;通过平流除油、气浮分离和精细过滤对废液处理的容纳性更高,挺高了过滤精度。
[000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包括:
[0009]平流除油装置,其进料口与油水相连通;以及
[0010]混凝反应器,其与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底部出料口相连通;
[0011]加药装置,其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接;
[0012]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其底部进液口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通;
[0013]二级气浮分离装置,其底部进液口与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收水口相连通;
[0014]污水缓存罐,其与所述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收水口相连通;
[0015]两个第一刮沫装置,其分别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和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
[0016]两个污油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和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一侧,
用于一一对应的收集所述两个第一刮沫装置分离出的固相浮渣;
[0017]污油缓存罐,其入料口与所述两个污油槽相连通,所述污油缓存罐的出料口与污油外排口相连接;
[0018]两级精细过滤装置,其为串联或并联设置,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的入料口均与所述污水缓存罐相连接,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的出料口与出水口相连接;
[0019]撬体,其为双层结构;
[0020]其中,所述平流除油装置、混凝反应器和加药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撬体的上层结构内,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缓存罐和两级精细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撬体的下层结构内。
[0021]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2]第一提升泵,其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油水中;
[0023]进液立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的出液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平流除油装置相连接;
[0024]第二提升泵,其进液口与所述污水缓存罐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泵的出液口与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相连接;
[0025]U型连通管,其一端与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底部出料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接;
[0026]第一自流立管,其一端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的底部进液口相连接;
[0027]第二自流立管,其一端与所述两个污油槽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油缓存罐相连接。
[0028]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9]第二刮沫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顶部,用于回收分离出的原油。
[0030]优选的是,所述加药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器的上部。
[0031]优选的是,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罐、计量加药泵和叶片式搅拌器。
[0032]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反应器中具有双层桨叶式搅拌器。
[0033]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和二级气浮分离装置均采用机械式溶气气浮泵,所述机械式溶气气浮泵的泵回流流量范围30%~60%。
[0034]优选的是,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进料口、污油缓存罐的出料口和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的出料口均为由壬连接。
[0035]优选的是,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均采用双级微孔膜过滤,所述双级微孔膜的过滤滤芯精度可根据水质调整。
[0036]优选的是,所述撬体的尺寸为:L≤6500,W≤2500,H≤5500;
[0037]式中,L为长度,W为宽度,H为高度。
[0038]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为:
[0039](1)本技术所述的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采用双层橇装式设计,满足海上平台载荷要求的同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小尺寸,能满足现场场地限制的要求;
[0040](2)本技术所述的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整合
多级处理工艺,对返排油水混合废液的处理容纳性更高,进液含油限值更高;通过多种化学药剂调质作用有效缓解废液中复杂组分影响,保证分离效果;机械式溶气气浮,气泡溶解性更高,气泡粒径更小;处理工艺灵活,可根据现场水质情况调整过滤精度;
[0041](3)本技术同样适用于陆地油田井口废液的返排处理,上下层设备单独运输,尺寸小巧,更能适应各种不同地理环境和道路环境的井口污水处理,移动运输和现场安装均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所述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所述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包括:平流除油装置110、混凝反应器120、加药装置160、一级气浮分离装置131、二级气浮分离装置132、缓存罐140、两级精细过滤装置150和撬体,其中,平流除油装置110的进料口通过油水进液口210与油水相连通,平流除油装置110旨在去除介质中的浮油和分散油;混凝反应器120的底部进料口通过U型连通管与所述平流除油装置110的底部出料口相连通;加药装置160与所述混凝反应器120相连接,且所述加药装置160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器120上部,所述加药装置160包括加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流除油装置,其进料口与油水相连通;以及混凝反应器,其与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底部出料口相连通;加药装置,其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接;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其底部进液口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通;二级气浮分离装置,其底部进液口与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收水口相连通;污水缓存罐,其与所述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收水口相连通;两个第一刮沫装置,其分别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和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顶部;两个污油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和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的一侧,用于一一对应的收集所述两个第一刮沫装置分离出的固相浮渣;污油缓存罐,其入料口与所述两个污油槽相连通,所述污油缓存罐的出料口与污油外排口相连接;两级精细过滤装置,其为串联或并联设置,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的入料口均与所述污水缓存罐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的出料口与出水口相连接;撬体,其为双层结构;其中,所述平流除油装置、混凝反应器和加药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撬体的上层结构内,所述一级气浮分离装置、二级气浮分离装置、缓存罐和两级精细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撬体的下层结构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完修井返排用紧凑型模块化油水高效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提升泵,其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油水中;进液立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的出液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平流除油装置相连接;第二提升泵,其进液口与所述污水缓存罐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泵的出液口与所述两级精细过滤装置相连接;U型连通管,其一端与所述平流除油装置的底部出料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反应器相连接;第一自流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张博冯卫华李科研韩超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艾普油气测试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