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6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驱替管线、岩心容器、半渗透隔板、金属出液管线、计量釜体、聚四氟乙烯管、钨丝电极和电阻测量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钨丝电极使金属出液管线内液体和金属出液管线管壁之间形成电路,利用油、气通过隔板后会改变金属出液管线内液体的电阻这一原理,实现了对油相和气相是否通过隔板进入出液管线的监测,在高温高压半渗透实验中,快速准确的判断隔板油相和气相是否通过了隔板进入出液管线,避免造成实验的失败。避免造成实验的失败。避免造成实验的失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驱替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岩石毛管压力进行测试,在石油天然气行业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实验。半渗透隔板法,对岩心进行毛管压力测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岩心毛管压力的方法。测试方式为:利用气或者油对饱和地层水的岩心进行驱替。在岩心的出水端面加半渗透隔板,只让水通过隔板往计量端流动,气体或者液体被隔板阻挡,不流向计量端。测量毛管压力曲线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周的时间(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171

2012)。当半渗透隔板失效后,气体或者油进入计量端后会造成实验失败,而且短时间里难以发现,特别是压力温度参数较高时。常规做法是通过玻璃管观察,观察距离远发现不及时,不耐高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该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实验温度和压力条件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快速知道是否有油或者气通过半渗透隔板,从而判断半渗透隔板是否失效。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驱替管线、岩心容器、半渗透隔板、金属出液管线、计量釜体、聚四氟乙烯管、钨丝电极和电阻测量装置;
[0006]所述岩心容器的入口端连接驱替管线,所述岩心容器的出口端设置半渗透隔板,半渗透隔板的外侧连接金属出液管线;
[0007]所述计量釜体内形成有液体存储腔体,并具有出口A和出口B,所述出口A连接金属出液管线,所述钨丝电极由出口B穿入液体存储腔体通过出口A伸入金属出液管线内,所述钨丝电极外包裹聚四氟乙烯管;
[0008]所述电阻测量装置通过导线一端连接位于计量釜体外的钨丝电极末端,另一端连接金属出液管线管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钨丝电极位于计量釜体外一端露出聚四氟乙烯管一部分用于与电阻测量装置连接,所述钨丝电极位于金属出液管线内一端设置在靠近半渗透隔板位置处,不与金属出液管线管壁、半渗透隔板接触,且钨丝电极末端与聚四氟乙烯管末端平齐。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渗透隔板材质为陶瓷,厚度为50

150mm,仅允许水通过,阻隔油和气体。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量釜体出口A与金属出液管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的金属卡套和金属外丝压冒。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量釜体出口B处设置压冒连接接头、聚四氟乙烯卡套和金属压帽,所述压冒连接接头一端连接出口B,聚四氟乙烯卡套套设在聚四氟乙烯管上,卡在压冒连接接头内,外侧再安装金属压帽密封。
[0013]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4]本装置通过设置钨丝电极使金属出液管线内液体和金属出液管线管壁之间形成电路,利用油、气通过隔板后会改变金属出液管线内液体的电阻这一原理,实现了对油相和气相是否通过隔板进入出液管线的监测,在高温高压半渗透实验中,快速准确的判断隔板油相和气相是否通过了隔板进入出液管线,避免造成实验的失败。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为钨丝电极,2为聚四氟乙烯管,3为金属压帽,4为聚四氟乙烯卡套,5为压冒连接接头,6为计量釜体,7为液体存储腔体,8为金属出液管线,9为金属卡套,10为金属外丝压冒,11为半渗透隔板,12为岩心容器,13为驱替管线,14为电阻测量装置。
[0017]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9]实施例
[0020]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驱替管线13、岩心容器12、半渗透隔板11、金属出液管线8、计量釜体6、聚四氟乙烯管2、钨丝电极1和电阻测量装置14;
[0021]所述岩心容器12的入口端连接驱替管线13,所述岩心容器12的出口端设置半渗透隔板11,半渗透隔板11的外侧连接金属出液管线8;
[0022]所述计量釜体6内形成有液体存储腔体7,并具有出口A(图中朝下)和出口B(图中朝左),所述出口A连接金属出液管线8,所述钨丝电极1由出口B穿入液体存储腔体7通过出口A伸入金属出液管线8内,所述钨丝电极1外包裹聚四氟乙烯管2;所述钨丝电极1位于计量釜体6外一端露出聚四氟乙烯管2一部分用于与电阻测量装置14连接,所述钨丝电极1位于金属出液管线8内一端设置在靠近半渗透隔板11位置处,不与金属出液管线8管壁、半渗透隔板11接触,且钨丝电极1末端与聚四氟乙烯管2末端平齐。
[0023]所述电阻测量装置14通过导线一端连接位于计量釜体6外的钨丝电极1末端,另一端连接金属出液管线8管壁。
[0024]所述半渗透隔板11材质为陶瓷,厚度约为1cm,仅允许水通过,阻隔油和气体。
[0025]所述计量釜体6出口A与金属出液管线8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的金属卡套9和金属外丝压冒10。
[0026]所述计量釜体6出口B处设置压冒连接接头5、聚四氟乙烯卡套4和金属压帽3,所述压冒连接接头5一端连接出口B,聚四氟乙烯卡套4套设在聚四氟乙烯管2上,卡在压冒连接接头5内,外侧再安装金属压帽3密封。
[0027]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时,岩心容器内放入岩心,岩心饱和水,驱替管线内为油或气,通过油或气驱替岩心内的水,实验初始金属出液管线内填充水,钨丝电极使金属出液管线内液体和金属出液管线管壁之间形成电路。在正常实验条件下,岩心内的水在驱替条件下通过半渗透隔板进入金属出液管线,电阻测量装置监测到的电路电阻不发生变化,但当油或气体透过半渗透隔板进入金属出液管线(意味着半渗透隔板的阻隔失效了),油或气体会替代一部分水,此时便改变了电路的电阻,即可在电阻测量装置上通过电阻的变化得到半渗透隔板的阻隔失效的信息。
[0028]以上对本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替管线、岩心容器、半渗透隔板、金属出液管线、计量釜体、聚四氟乙烯管、钨丝电极和电阻测量装置;所述岩心容器的入口端连接驱替管线,所述岩心容器的出口端设置半渗透隔板,半渗透隔板的外侧连接金属出液管线;所述计量釜体内形成有液体存储腔体,并具有出口A和出口B,所述出口A连接金属出液管线,所述钨丝电极由出口B穿入液体存储腔体通过出口A伸入金属出液管线内,所述钨丝电极外包裹聚四氟乙烯管;所述电阻测量装置通过导线一端连接位于计量釜体外的钨丝电极末端,另一端连接金属出液管线管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隔板失效的岩心毛管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钨丝电极位于计量釜体外一端露出聚四氟乙烯管一部分用于与电阻测量装置连接,所述钨丝电极位于金属出液管线内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灵崔书姮杨冬张群张梓贺王誉钧谭伟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