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55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3
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天线模块、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机体包括第一辐射穿透部与第二辐射穿透部。第二机体枢接第一机体以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而彼此展开或闭合。天线模块枢设于第一机体内。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天线模块。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第二机体且对应第一磁性件。第二机体相对第一机体闭合,第二机体覆盖第一辐射穿透部,且天线模块通过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斥力而被旋转,以使天线模块产生的电磁波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第一机体。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第一机体。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第一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可旋转的天线模块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网络技术蓬勃,网络的应用已与现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因应个人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折叠式电子装置都搭载有无线上网的功能。就无线通信技术而言,天线模块为关键零件组件。目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天线模块的设计,因应屏幕端窄边框的设计要求,天线模块一般装设于主机端。
[0003]然而,由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外壳多采用金属材质,天线模块自主机端内部发射电磁波时的辐射场形会受到周围金属外壳的破坏。因此,如何避免金属外壳包覆天线模块而导致信号屏蔽的状况,便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需思考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天线模块的信号被屏蔽的状况。
[0005]本技术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天线模块、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机体包括第一辐射穿透部与连接第一辐射穿透部的第二辐射穿透部。第二机体枢接第一机体以相对第一机体旋转而彼此展开或闭合。天线模块枢设于第一机体内。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天线模块。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第二机体且对应第一磁性件。第二机体相对第一机体闭合,第二机体覆盖第一辐射穿透部,天线模块通过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斥力而被旋转,以使天线模块产生的电磁波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第一机体。
[0006]基于上述,折叠式电子装置藉由将天线模块枢设于第一机体,而当第二机体相对第一机体闭合时,天线模块通过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斥力而被旋转,使得天线模块所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第一机体。据此,本技术的折叠式电子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天线模块的信号被屏蔽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09]图3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0]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5是图4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2]其中:
[0013]100:折叠式电子装置;
[0014]110:第一机体;
[0015]111:第一辐射穿透部;
[0016]112:第二辐射穿透部;
[0017]113:第一机壳;
[0018]113a:开窗;
[0019]114:第二机壳;
[0020]115:顶面;
[0021]116:侧面;
[0022]120:第二机体;
[0023]121:第一壳体;
[0024]122:第二壳体;
[0025]130:天线模块;
[0026]131:辐射侧;
[0027]132:基座;
[0028]133:天线单元;
[0029]140:第一磁性件;
[0030]150:第二磁性件;
[0031]16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在此以笔记型电脑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其包括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其中第二机体120枢接第一机体110以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或闭合。
[0033]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至图5,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更包括天线模块130、第一磁性件140以及第二磁性件150。天线模块130枢设于第一机体110的内部以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天线模块130。第二磁性件150设置于第二机体120,且对应第一磁性件140。换句话说,第二磁性件150设置于第二机体120的位置能够对准于第一磁性件140或远离于第一磁性件140。
[0034]第一机体110包括第一辐射穿透部111与连接第一辐射穿透部111的第二辐射穿透部112。天线模块130包括辐射侧131。
[0035]在图1与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下,第二机体120相对第一机体110展开,第二机体120远离于第一辐射穿透部111,第一辐射穿透部111与第二辐射穿透部112皆暴露于外,第二磁性件150远离于第一磁性件140,且天线模块130的辐射侧131对应于第一辐射穿透部111。据此,天线模块130所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经由第一辐射穿透部111传出第一机体110,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被屏蔽的状况。
[0036]在图4与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第二机体120相对第一机体110闭合,第二机体120覆盖于第一辐射穿透部111,第二辐射穿透部112暴露于外,且天线模块130已通过第二磁性
件150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斥力而被旋转,使得天线模块130的辐射侧131对应于第二辐射穿透部112。据此,天线模块130所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经由第二辐射穿透部112传出第一机体110,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被屏蔽的状况。
[0037]请参考图1、图3以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包括第一机壳113、连接第一机壳113的第二机壳114以及设置于第一机壳113的开窗113a,其中第一辐射穿透部111设置于开窗113a并位于第一机体110的顶面115,第二辐射穿透部112设置于开窗113a并位于第一机体110的侧面116。在此,第一机壳113与第二机壳114以金属材质为例,且第一辐射穿透部111与第二辐射穿透部112以塑胶材质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图1中所绘制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仅是简单的示意,但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构成并不以图1所揭露的内容为限。
[0038]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包括第一壳体121与连接第一壳体121的第二壳体122。在此,第一壳体121以金属材质为例,但不以此为限。
[0039]请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30包括基座132与天线单元133。基座132枢接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辐射穿透部111。天线单元133设置于基座132,且具有前述的辐射侧131。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基座132上,且位于天线单元133的旁侧,以避免第一磁性件140干扰到天线单元133。
[0040]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更包括扭簧160。扭簧160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并且连接于第一机体110与天线模块130的基座132之间。第一磁性件140与第二磁性件150之间的磁斥力可被配置成大于扭簧160所提供的扭转力,在图1与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转换至图4与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第二机体120相对第一机体110闭合)的过程中,扭簧160被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天线模块130的辐射侧131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体,包括第一辐射穿透部与连接该第一辐射穿透部的第二辐射穿透部;第二机体,枢接该第一机体以相对于该第一机体旋转而彼此展开或闭合;天线模块,枢设于该第一机体内;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天线模块;以及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二机体且对应该第一磁性件,其中该第二机体相对该第一机体闭合,该第二机体覆盖该第一辐射穿透部,且该天线模块通过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斥力而被旋转,以使该天线模块产生的电磁波经由该第二辐射穿透部传出该第一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穿透部与该第二辐射穿透部为塑胶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包括第一机壳与连接该第一机壳的第二机壳,该第二机体包括第一壳体与连接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且该第一机壳、该第二机壳与该第一壳体为金属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穿透部位于该第一机体的顶面,且该第二辐射穿透部位于该第一机体的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模块枢接该第一机体的该第一辐射穿透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秉颉赖季宏陈弘基王传化李柏毅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