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混合箱,混合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与混合箱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气管,混合箱的内侧壁均固接有用于阻挡杂质的透气板,转盘的顶端固接有第一管,第一管的自由端固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管,第二管的自由端固接有分流罩,混合箱的顶部还固接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穿进混合箱且位于混合箱的最底部,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消毒液逐渐减少,净化效果变差的问题。果变差的问题。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净化装置
,具体公开了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职业卫生包括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防治;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高温、灼伤的危害与防护;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个体防护;在个体防护中,病原体的存在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而要消灭和根除病原体,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消毒。消毒是指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使其无害化,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播散,从而达到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目的。消毒主要目的在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公共卫生事业中,空气传播性疾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现有技术中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病菌进行净化消毒处理的装置不能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专利技术人鉴于此,提出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消毒液逐渐减少,净化效果变差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0005]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所述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与混合箱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气管,所述混合箱的内侧壁均固接有用于阻挡杂质的透气板;
[0006]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连通第一管,第一管的自由端连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内设有喷头,所述第二管的自由端固接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上周向均布有若干风扇。
[0007]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还连通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穿进混合箱且位于混合箱的最底部,所述第二进料管的顶端连通有储存箱,储存箱与第二进料管设有用于控制流速的开关阀。
[0008]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000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了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并且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不在同一高度,使得混合箱的气体为两股,两股气体可以充分容易融合消毒液,使得气体和液体融合的效果更好,进而达到更好的净化作用。
[001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还设有第二进料管、储存箱和开关阀,利用开关阀控制消毒液的流速,储存箱一直储备消毒液,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作为核心液体的消毒液可以一直补充,进而净化效果不会发生骤降,保证了净化效果。
[0011]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若干移动轮。相比于传统背带式净化装置,本装置
利用移动轮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灵活性,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001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中喷头不仅可以通过转动盘水平转动,还可以通过转动轴竖直转动,喷头的作用范围变广,进而净化效果更加突出,解决了传统的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差问题。
[0013]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一端固接有用于推动底板移动的推杆。利用推杆使得工作人员更好操作。
[0014]进一步,所述推杆上设有网状防滑纹。提高摩擦力,防止打滑。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的输入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罩和第二进气罩,所述第一进气罩和第二进气罩均为喇叭型。第一进气罩和第二进气罩用于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快速进气,第一进气罩和第二进气罩均为喇叭型可以提高进气效率。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进料管穿进混合箱的一端固接有罩头,罩头上开有若干通孔。罩头和通孔的设计使得消毒液通过通孔缓慢下落。
[0017]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与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布。密封胶布提高密封性,避免第一管和第二管与转动轴的连接处发生漏气,进而影响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中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中分流罩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移动轮2、推杆3、第一进气罩4、第一打气泵5、第一进气管6、第二打气泵7、第二进气罩8、混合箱9、第一进料管10、输气管11、转盘12、第一管13、转动轴14、第二管15、分流罩16、储存箱17、第二进料管18、罩头19、透气板20、第二进气管21、固定杆22、风扇23、喷头24、把手25。
[0024]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0025]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混合箱9,混合箱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一打气泵5和第二打气泵7,具体的:第一打气泵5和第二打气泵7的输入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罩4和第二进气罩8,第一进气罩4和第二进气罩8均为喇叭型。第一进气罩4和第二进气罩8用于第一打气泵5和第二打气泵7快速进气,第一进气罩4和第二进气罩8均为喇叭型可以提高进气效率,第一打气泵5和第二打气泵7均安装在底板1上,第一打气泵5和第二打气泵7与混合箱9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管6和第二进气管21,如图2所示,第二
进气管21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气管6,具体的:两个不同高度的进气管使得混合箱9内部的气流为两股,进而两股气体可以充分容易融合消毒液,使得消毒液的净化效果更好,混合箱9的内侧壁均固接有用于阻挡杂质的透气板20,具体的:透气板20主要用于阻挡杂质,如树叶或者小石子,保护混合箱9,提高混合箱9的寿命,如图1所示,底板1的底部固接有若干移动轮2。相比于传统背带式净化装置,本装置利用移动轮2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灵活性,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底板1的左端焊接有用于推动底板1移动的推杆3。利用推杆3使得工作人员更好操作,在推杆3的设计上:推杆3上设有网状防滑纹。提高摩擦力,防止打滑。
[0026]混合箱9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11,输气管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2,转盘12的顶端连通第一管13,第一管13的自由端连通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管15,第二管15上设有控制第二管角度的把手25,利用把手25控制第二管15的角度,进而控制喷洒角度,第二管15内设有喷头24,第二管15的自由端固接有分流罩16,分流罩16上周向均布有若干风扇23,具体的:分流罩16上设有四根固定杆22,固定杆22的顶部均安装有可以转动的风扇23,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职业卫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所述第一打气泵和第二打气泵与混合箱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气管,所述混合箱的内侧壁均固接有用于阻挡杂质的透气板;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接有第一管,第一管的自由端固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管,第二管上设有控制第二管角度的把手,所述第二管内设有喷头,所述第二管的自由端固接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上周向均布有若干风扇,第一管、第二管、转动轴和输气管均连通;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还固接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穿进混合箱且位于混合箱的最底部,所述第二进料管的顶端固接有储存箱,储存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岗,陈晓青,刘松,肖青,余新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