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54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主要由盆壁和盆底组成,所述盆底顶部外侧密封粘接有可折叠的所述盆壁,所述盆壁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磁流体加热层、循环水流动层,所述磁流体加热层主要由若干个缠绕有励磁线圈的环状磁流管组成,该励磁线圈外侧还设置有具有导热功能的外防水层,且外防水层内壁填充有导热油,若干个该外防水层等距离的固定在所述保温层外侧,所述循环水流动层上部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磁流体加热层连通,所述盆底内部开设有集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节能、环保,快速升温、保温,可折叠、便携,具有按摩的效果。有按摩的效果。有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便携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

技术介绍

[0002]盆是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作为一种液体容器。术后、产妇、卧床病人或不能自理患者,在临床清洁护理过程中,经常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给病人抹身或洗头时,盆中的水容易变冷,特别在冬天的时候,需要频繁的换水或添加温度更高的热水,这个过程很难控制合适的水温,水温过高经常导致烫伤却不自知,水温过低容易导致使用者受凉,为医护人员或家庭人员带来麻烦,给病人带来二次伤害。这显著影响受疗者的心理状况,影响受疗效果。同时浪费大量热水资源。
[0003]目前市面上的盆结构固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没有保温/加热效果。而刘兴忠等2006年5月10日申请的专利“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恒温盆”(公开号CN2915094),该装置采用恒温点加热,受热部位单一,不能迅速均匀受热。王世成等1996年6月24日申请的专利“恒温按摩浴脚盆”,使盆体置于电热托盘上可使盆内水保持恒温,装置受热不均,笨重不利于携带使用。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包括盆体(1),所述盆体(1)主要由盆壁(11)和盆底(12)组成,所述盆底(12)顶部外侧密封粘接有可折叠的所述盆壁(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壁(11)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111)、磁流体加热层(112)、循环水流动层(113),所述磁流体加热层(112)主要由若干个缠绕有励磁线圈的环状磁流管组成,该励磁线圈外侧还设置有具有导热功能的外防水层,且外防水层内壁填充有导热油,若干个该外防水层等距离的固定在所述保温层(111)外侧,所述循环水流动层(113)上部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入水口(1131),且所述入水口(1131)与所述磁流体加热层(112)连通,所述盆底(12)内部开设有集流槽(122),且所述集流槽(122)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流槽(122)外侧开设有若干个流水通道(121),且与所述集流槽(122)连通,所述流水通道(121)另一端与所述磁流体加热层(112)连通,所述集流槽(122)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循环泵(123),所述循环泵(123)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流槽(122)连通,所述循环泵(123)的出水端处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圆形喷水板(124),且所述圆形喷水板(124)位于所述盆底(12)顶部中央,所述盆底(12)一侧还设置有带动电力转化模块的电源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1131)设置有两圈,且两圈之间距离为10

20mm,每圈中的所述入水口(1131)等角度设置,上圈的所述入水口(1131)与所述循环水流动层(113)顶部之间的距离为20

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仪刘琰田韩陈红雨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