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泽坤专利>正文

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45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其至少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插入患者胸腔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疏通部、连接部和旋转拖曳部。所述疏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拖曳部。所述疏通部至少能够被所述旋转拖曳部旋转至所述引流管的轴向方向以避免影响所述引流管的正常引流。所述旋转拖曳部至少能够用于调节所述疏通部在所述引流管内的方位。在所述疏通部能够不影响所述引流管的正常引流的情况下,所述疏通部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拖曳部将所述疏通部所在平面的方向调整为与所述引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并拖曳所述疏通部向所述引流管的外部移动而将所述引流管内的堵塞物排出以防止所述堵塞物堵塞所述引流管。堵塞所述引流管。堵塞所述引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管是治疗临床常见疾病如气胸或胸腔积液时用于引流气体或液体的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切口或者穿刺点将各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末端置入胸腔内,通过引流管将气体或液体引流出胸腔,达到治疗目的;而通畅的引流管对于治疗气胸及胸腔积液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进入胸腔时,依靠血管钳钳夹引流管强行进入胸腔,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导引,且导管的前端形状粗钝,不易进入胸腔;2)由于其末端为胸腔内形成的纤维条索甚至纤维块堵塞,导致引流不畅,而且也常被胸膜、肺组织包绕,还会导致管腔堵塞。然而使用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过程中,常因引流管堵塞而需要拔出被堵塞的胸腔引流管,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或穿刺,以置入新的引流管。因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堵塞问题,是临床工作中非常困扰的问题;3)由于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过程中,需要钝性分离肋间隙的组织,并沿切口置入引流管,常需要明显超过引流管直径的手术切口,因而造成局部创伤较大;4)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胸腔前,需要使用血管钳钝性穿破壁层胸膜,并在壁层胸膜上撕开一个较大的创口,以置入引流管。因此易造成术后胸腔体的气体尚壁层胸膜破口进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439508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重防脱落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插入端上设置有多个侧孔,在引流管的外侧上设置有气囊且气囊距离插入端的端面的距离为12cm,引流管的外侧上设置有一根一端与气囊相连、另一端与高压气源相连的气囊管,引流管的露出端上设置有一个二通旋转装置,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二通旋转装置的旋转扳手上,牵引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与引流管的露出端相连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连接管的外壁上。该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引流管的插入端具有多个侧孔,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的堵塞,从而有助于进行引流;2)通过气囊能够将引流管稳定地固定在患者的胸腔内,从而防止引流管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3)通过设置二通旋转装置,当引流管从胸腔闭式引流瓶上脱落时,牵引线能拉动二通旋转装置的旋转扳手,从而使得所述二通旋转装置旋转,进而通过所述二通旋转装置关闭所述引流管的流通,一方面防止引流出的物质弄脏衣物和床单等,更能防止气体通过引流管进入患者的胸腔,从而防止气胸的发生。但是,该技术仍存在以下技术不足:该技术没有设置有防止引流管的插入端被患者体内血块等堵塞的装置,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引流管的插入端有可能被患者体内血块等堵塞,而无法继续进行正常的引流。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进行改进。
[000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其至少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插入患者胸腔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疏通部、连接部和旋转拖曳部。所述疏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拖曳部。所述疏通部至少能够被所述旋转拖曳部旋转至所述引流管的轴向方向以避免影响所述引流管的正常引流。所述旋转拖曳部至少能够用于调节所述疏通部在所述引流管内的方位。在所述疏通部能够不影响所述引流管的正常引流的情况下,所述疏通部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拖曳部将所述疏通部所在平面的方向调整为与所述引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并拖曳所述疏通部向所述引流管的外部移动而将所述引流管内的堵塞物排出以防止所述堵塞物堵塞所述引流管。
[000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拖曳部靠近所述疏通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疏通部按照能够便于所述疏通部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所述旋转拖曳部的一端按照能够调节所述疏通部在所述引流管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二锥齿轮。
[000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内按照能够通过所述转轴对所述旋转拖曳部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的方式设置有限位凹槽。
[000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疏通部的一端按照能够便于拖曳所述旋转拖曳部的方式设置有通孔。所述旋转拖曳部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按照能够便于旋转和/或拖曳所述旋转拖曳部的方式设置有转柄。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的插入端按照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引流管发生堵塞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孔。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按照能够确保将所述引流管牢固地固定于患者胸腔内以防止所述引流管脱落的方式设置有气囊。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的外侧上按照能够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的气囊管。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管上远离所述气囊的按照能够便于所述气囊充气或者放气以便于所述引流管的固定和取出的方式设置有阀门。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远离患者胸腔的一端按照能够收集所述引流管所引出的废液的方式设置有引流瓶。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靠近患者胸腔的一端按照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所述引流管的插入深度的方式设置有刻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0016]本技术至少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用于插入患者胸腔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疏通部、连接部和旋转拖曳部,疏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地连接于旋转拖曳部,疏通部至少能够被旋转拖曳部旋转至引流管的轴向方向以避免影响引流管的正常引流,旋转拖曳部至少能够用于调节疏通部在引流管内的方位,在疏通部能够不影响引流管的正常引流的情况下,疏通部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通过旋转旋转拖曳部将疏通部所在平面的方向调整为与引流管的轴向方向垂直并拖曳疏通部向引流管的外部移动而将引流管内的堵塞物排出以防止堵塞物堵塞引流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疏通部、连接部和旋转拖曳部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列表
[0020]1:引流管
ꢀꢀꢀꢀꢀꢀꢀꢀꢀꢀꢀꢀꢀ
2:疏通部
ꢀꢀꢀꢀꢀꢀꢀꢀꢀꢀꢀ
3:连接部
[0021]4:旋转拖曳部
ꢀꢀꢀꢀꢀꢀꢀꢀꢀ
5:第一锥齿轮
ꢀꢀꢀꢀꢀꢀꢀ
6:转轴
[0022]7:第二锥齿轮
ꢀꢀꢀꢀꢀꢀꢀꢀꢀ
9:转柄
ꢀꢀꢀꢀꢀꢀꢀꢀꢀꢀꢀꢀꢀ
10:气囊
[0023]11:气囊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至少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用于插入患者胸腔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疏通部(2)、连接部(3)和旋转拖曳部(4),所述疏通部(2)通过连接部(3)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拖曳部(4);所述疏通部(2)至少能够被所述旋转拖曳部(4)旋转至所述引流管的轴向方向以避免影响所述引流管(1)的正常引流;所述旋转拖曳部(4)至少能够用于调节所述疏通部(2)在所述引流管内(1)的方位,其中,在所述疏通部(2)能够不影响所述引流管的正常引流的情况下,所述疏通部(2)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拖曳部(4)将所述疏通部(2)所在平面的方向调整为与所述引流管(1)的轴向方向垂直并拖曳所述疏通部(2)向所述引流管(1)的外部移动而将所述引流管(1)内的堵塞物排出以防止所述堵塞物堵塞所述引流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拖曳部(4)靠近所述疏通部(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疏通部(2)按照能够便于所述疏通部(2)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转轴(6),其中,所述转轴(6)靠近所述旋转拖曳部(4)的一端按照能够调节所述疏通部(2)在所述引流管(1)内绕所述转轴(6)转动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二锥齿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内按照能够通过所述转轴(6)对所述旋转拖曳部(4)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的方式设置有限位凹槽(100)。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坤李思思何谐
申请(专利权)人:吴泽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