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7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9
造瘘管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造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腰带1,腰带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底盘4,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上端设置有向内上延伸的筒状保护罩7,保护罩7下端与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周边相连,保护罩7外端与留置管路2下端相连,留置管路2外侧套有筒状水囊3,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可拆装连接便袋8;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口9,圆环状底盘4上设置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一端与注水口9相连,注水管10另一端与水囊3下端的进水口相连。相连。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瘘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造瘘管。

技术介绍

[0002]造口患者术后长期受到肠液,粪便等排泄物的刺激及底盘反复粘贴容易形成造口周围皮肤发红,发痒,破溃等。现有造口袋易粘贴不牢,容易脱落或反复渗漏,造成刀口感染。现有造口袋不方便患者自行佩戴,需他人帮助,容易因连累家人造成患者癌因性疲乏。现有造口袋更换相对频繁,患者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造瘘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腰带1,腰带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底盘4,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上端设置有向内上延伸的筒状保护罩7,保护罩7下端与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周边相连,保护罩7外端与留置管路2下端相连,留置管路2外侧套有筒状水囊3,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可拆装连接便袋8;
[0005]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口9,圆环状底盘4上设置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一端与注水口9相连,注水管10另一端与水囊3下端的进水口相连。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保护罩7为圆台筒状,圆台筒的大筒径端与圆环状底盘4相连,圆台筒的中心线与圆环状底盘4的中心线重合。
[000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保护罩7内外壁沿周向均布多个竖条状槽,竖条状槽的延长线经过圆台筒所在圆锥的顶点。
[0008]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水囊3为圆筒状水囊。
[000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振动部件11、导电弹性夹片和电池,振动部件11的电源端通过导电弹性夹片与电池相连,所述连接便袋8下端相应于导电弹性夹片设置有绝缘被夹持片。
[001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注水管10包括设置在圆环状底盘4上的横向管路和设置在保护罩7上的斜向管路,斜向管路上端向上弯折与注水通道相连,斜向管路下端与横向管路靠近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一端相连,横向管路另一端向下弯折与注水口9相连。
[001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振动器11和注水口9分别设置在圆环状底盘4两侧。
[0012]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圆环状底盘4两侧设置有挂孔5。
[0013]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圆环状底盘4两侧具有向外侧凸出的矩形块,矩形块内侧壁为与圆环状底盘4外侧壁相贴合的弧形,矩形块的厚度小于圆环状底盘4的厚度,矩形块外侧端面与圆环状底盘4外侧端面平齐,挂孔5为设置在矩形块中部与矩形块轮廓相对应的矩形挂孔,矩形挂孔内侧长边与圆环状底盘4相切。
[001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两所述矩形块中心连线同振动器11与注水口9中心连线垂直。
[001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具有卡槽6,卡槽6包括孔径相同的内侧圆环状板16和外侧圆环状板17,内侧圆环状板与圆环状底盘4相连,内侧圆环状板中心孔与外侧圆环状板中心孔通过圆筒18相连,圆筒中心线与内外侧圆环状板中心线重合,圆筒外径小于内外侧圆环状板外径。
[0016]其次,本技术所述连接便袋8上端为弹性连接口。
[0017]另外,本技术所述所述连接便袋8下端设置有等腰梯形板,等腰梯形板长底与袋体相连,等腰梯形板短底与矩形板下端短边相连,矩形板上部为绝缘被夹持片,绝缘被夹持片中部设置有凹槽。
[0018]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注水口注入适量水,使水囊3能随该段肠道变化紧密贴合肠壁,卡在造口皮肤内侧,避免脱落和反复渗漏,使用效果好。
[0020]本技术设置腰带1与圆环状底盘4相连,便于患者自行佩戴。
[0021]本技术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可拆装连接便袋8;装置不必整体更换,只更换连接便袋8即可,降低治疗费用。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23]图1、2、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5]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0026]图6是本技术连接便袋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圆环状底盘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筒状水囊结构示意图。
[0029]图9、10、11是本技术保护罩向外向下内翻结构示意图(未连接连接便袋8)。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腰带1,腰带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底盘4,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上端设置有向内上延伸的筒状保护罩7,保护罩7下端与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周边相连,保护罩7外端与留置管路2下端相连,留置管路2外侧套有筒状水囊3,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可拆装连接便袋8。
[0031]留置管路2可采用具有适当硬度有支撑作用的硅胶管路。
[0032]所述保护罩7为圆台筒状,圆台筒的大筒径端与圆环状底盘4相连,圆台筒的中心线与圆环状底盘4的中心线重合。
[0033]所述保护罩7内外壁沿周向均布多个竖条状槽(类似肛门褶皱,可向外向下内翻),竖条状槽的延长线经过圆台筒所在圆锥的顶点。
[0034]所述保护罩7采用硅胶保护罩,可长期接触造瘘口黏膜。
[0035]所述水囊3为圆筒状水囊。
[0036]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振动部件11、导电弹性夹片13和电池,振动部件11的电源端通过导电弹性夹片与电池14相连,所述连接便袋8下端相应于导电弹性夹片设置有绝缘被夹持片12。使用时,绝缘被夹持片夹在两个导电弹性夹片之间,振动部件11与电池不接通,振动部件11不工作。当连接便袋8内排泄物过多,在重力的作用下,绝缘被夹持片从两个导电弹性夹片之间向下脱出,两个导电弹性夹片贴合,振动部件11与电池接通,振动部件11振动,提醒更换连接便袋8。电池可设置在电池座上,其中一个导电弹性夹片可与振动部件11正极相连,另一个导电弹性夹片可与电池座正极相连,电池座负极与振动部件11的负极相连,两个导电弹性夹片相当于开关,电池座负极与振动部件11的负极的接线可嵌入圆环状底盘4。
[0037]所述振动部件11可采用型号为R280的微型振动马达。
[0038]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口9,圆环状底盘4上设置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可嵌入在圆环状底盘4和保护罩7内,注水管10也可替换为注水通道),注水管10一端与注水口9相连,注水管10另一端与水囊3下端的进水口15相连。
[0039]所述圆环状底盘4可采用硅胶底盘,可长期接触皮肤。
[0040]通过注水口9向水囊注水。
[0041]注水口9可采用注水软阀。注水软阀为导尿管的组成部分,注水软阀只能往里面注水,水不会倒流,通过针管或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造瘘管,包括腰带(1),腰带(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底盘(4),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上端设置有向内上延伸的筒状保护罩(7),保护罩(7)下端与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周边相连,保护罩(7)外端与留置管路(2)下端相连,留置管路(2)外侧套有筒状水囊(3),圆环状底盘(4)中心孔外侧周边可拆装连接便袋(8);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口(9),圆环状底盘(4)上设置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一端与注水口(9)相连,注水管(10)另一端与水囊(3)下端的进水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为圆台筒状,圆台筒的大筒径端与圆环状底盘(4)相连,圆台筒的中心线与圆环状底盘(4)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水囊(3)为圆筒状水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内外壁沿周向均布多个竖条状槽,竖条状槽的延长线经过圆台筒所在圆锥的顶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底盘(4)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振动部件(11)、导电弹性夹片和电池,振动部件(11)的电源端通过导电弹性夹片与电池相连,所述连接便袋(8)下端相应于导电弹性夹片设置有绝缘被夹持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10)包括设置在圆环状底盘(4)上的横向管路和设置在保护罩(7)上的斜向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