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3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一采用透明塑料注塑而成的水封引流瓶本体,在所述水封引流瓶本体的下端设有底座;该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还包括一在进行加液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液量的加液量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护人员在更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入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内的生理盐水加入量,整个加液过程较为简单,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水封瓶的更换效率,并且不易使生理盐水被污染,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给医护人员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更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到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患者的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有三类:单瓶结构、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从原理上说,所述单瓶结构是水封式胸腔引流的最基本结构,即仅有一个瓶,具有水封和积液的功能,该瓶顶端上设通气口,且在该瓶内竖向插设一水封管,水封管顶端通出作为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而其底端处于瓶内液体的液面以下构成水封。而所述双瓶结构是将单瓶的水封与积液两功能单独设置,将水封瓶顶端与积液瓶顶部连通,将引流口设于积液瓶的顶端上用于与引流管连接。所述三瓶结构是在双瓶结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调压瓶,水封瓶顶端的通气口与调压瓶的顶部连通,在调压瓶外竖向设置一调压管,该调压管顶端通出,而其底端与调压瓶底部连通。
[0004]在更换水封胸腔引流瓶的整个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水封胸腔引流瓶的准备是更换水封胸腔引流瓶的必备条件,现有的准备水封胸腔引流瓶的方法是将无菌的小漏斗放置在水封胸腔引流瓶的加液口上,然后将适量的生理盐水从此口加入,准备好生理盐水的水封瓶即为备用水封瓶。此方式看似简单而且易于操作,但在临床的实际操作中却不然。此种方式会带来如下问题:第一,在通过小漏斗将生理盐水加入到水封瓶时,且加入量无法控制,有时会倒多,有时会到少,倒多后需要将加入到水封瓶的生理盐水从其内部再倒出,整个加液过程较为繁琐,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水封瓶的更换效率;第二,医用生理盐水绝大部分是通过玻璃瓶进行封装的,在开启封盖在玻璃瓶上的橡胶盖后,生理盐水极易被污染,给医护人员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更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医护人员在更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入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内的生理盐水加入量,整个加液过程较为简单,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水封瓶的更换效率,并且不易使生理盐水被污染,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给医护人员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更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一采用透明塑料注塑而成的水封引流瓶本体,在所述水封引流瓶本体的下端设有底座;
[0008]所述水封引流瓶本体包括
[0009]一用于进行积液的积液腔,在所述积液腔的顶部设有第一积液连接口,所述第一积液连接口通过引流管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
[0010]一水封管,在所述水封管的顶部设有水封连接口,所述水封连接口通过连接管与设置在积液腔顶部的第二积液连接口相连通;
[0011]一进行水封的水封腔,所述水封腔的底部与水封管的底部相连通,在所述水封腔的顶部设有加液口;
[0012]一进行调压的调压腔,所述调压腔的上部与水封腔的上部相连通,在所述调压腔的顶部设有通气口;
[0013]一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底部与调压腔的底部相连通,在所述调压管的顶部设有开口;
[0014]其特征在于,该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还包括一在进行加液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液量的加液量控制结构;
[0015]所述加液量控制结构包括
[0016]一插接在盛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的塑料盖上的瓶塞穿刺器,在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一侧设有一进气管;
[0017]一滴头,所述滴头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瓶塞穿刺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滴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8]一整体呈碗状的滴斗,所述滴斗设置在滴头内部,且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加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在滴斗上,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设有一套设在加液口上的加液口套管;
[0019]一能够控制盛装在玻璃瓶内的生理盐水流入到滴斗内部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0020]一能够控制将流入到滴斗内的生理盐水流入到水封腔内部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积液腔、水封腔以及调压腔上分别设有与其对应的刻度。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封管的上部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通过水封连接口以及连接管与设置在积液腔顶部的第二积液连接口相连通。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滴头的下部设有一用于将流入到其内部的液体排出的排液口。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采用上述结构医护人员在更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入换水封式胸腔引流瓶内的生理盐水加入量,整个加液过程较为简单,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水封瓶的更换效率,并且不易使生理盐水被污染,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给医护人员的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更换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加液量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加液量控制结构进行适当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0]参照图1

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一采用透明塑料注塑而成的水封引流瓶本体100,在水封引流瓶本体100的下端设有底座200。
[0031]水封引流瓶本体100包括积液腔110、水封管120、水封腔130、调压腔140和调压管150,积液腔110用于进行积液,在积液腔110的顶部设有第一积液连接口111,第一积液连接口111通过引流管400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
[0032]在水封管122的顶部设有水封连接口121,水封连接口121通过连接管500与设置在积液腔110顶部的第二积液连接口112相连通,水封腔130进行水封,水封腔130的底部与水封管120的底部相连通,在水封腔130的顶部设有加液口131。
[0033]调压腔140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一采用透明塑料注塑而成的水封引流瓶本体,在所述水封引流瓶本体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水封引流瓶本体包括一用于进行积液的积液腔,在所述积液腔的顶部设有第一积液连接口,所述第一积液连接口通过引流管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一水封管,在所述水封管的顶部设有水封连接口,所述水封连接口通过连接管与设置在积液腔顶部的第二积液连接口相连通;一进行水封的水封腔,所述水封腔的底部与水封管的底部相连通,在所述水封腔的顶部设有加液口;一进行调压的调压腔,所述调压腔的上部与水封腔的上部相连通,在所述调压腔的顶部设有通气口;一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底部与调压腔的底部相连通,在所述调压管的顶部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该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还包括一在进行加液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加液量的加液量控制结构;所述加液量控制结构包括一插接在盛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的塑料盖上的瓶塞穿刺器,在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一侧设有一进气管;一滴头,所述滴头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瓶塞穿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