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置运送系统,供饲养屏蔽箱移动,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设置箱体通风系统,所述箱体通风系统与若干个所述饲养屏蔽箱分别连通,供所述饲养屏蔽箱内调节通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通过门轴与箱体屏蔽门铰接,供动物、实验试剂取送及实验人员进入,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上设置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上放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操控所述运送系统移动作业,所述控制系统还能够操控所述箱体通风系统进行通风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障实验的辐射安全性,具备单独辐射屏蔽隔离的条件,保障周围环境辐射安全,又保障辐射剂量的精准性,还自动化的取送设计,可以减少实验人员的额外辐射风险。额外辐射风险。额外辐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
技术介绍
[0002]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是将动物实验操作平台、放射源分装平台、自动化动物运送平台在同一箱体内形成的多功能辐射屏蔽箱,可以为放射元素的实验安全性、精准性提供保障。伴随放射性元素的医学诊疗发展,尤其近几年的粒子植入治疗、核素治疗(碘131治疗、磷32治疗等)、PECT、骨扫描等诊疗得到了大量应用,这些医疗工作使得放射性元素相关的实验研究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实验室条件很难具备辐射屏蔽性,不能够保障实验周围环境及人员的辐射安全,同时也缺少实验动物之间的辐射隔离,不能实现实验动物辐射剂量的精准管控。现阶段仍没有相关配套的动物实验装置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保障实验的辐射安全性,具备单独辐射屏蔽隔离的条件,保障实验动物辐射剂量的精准性,自动化的取送设计,减少实验人员的额外辐射风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及饲养屏蔽箱、饲养屏蔽箱支架的主体均由铅板、钢板材质构成,所述箱体内设置运送系统,供屏蔽箱移动,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设置箱体通风系统,所述箱体通风系统与若干个所述饲养屏蔽箱分别连通,供所述饲养屏蔽箱内调节通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通过门轴与箱体屏蔽门铰接,供动物、实验试剂取送及人员进入,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上设置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上放置控制系统;
[0006]所述箱体屏蔽门上设置操作孔道,所述箱体屏蔽门与操作孔屏蔽门可开合连接,并与所述操作孔道位置对应,箱体屏蔽门上有箱体可视铅玻璃,材料为防辐射铅玻璃;
[0007]所述运送系统包括可移动装置、移动动力杆、饲养屏蔽箱支架及移动动力装置,所述屏蔽箱支架上设置若干个饲养屏蔽箱入口,供所述饲养屏蔽箱插拔,所述可移动装置与所述移动动力杆可移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装置能够供所述饲养屏蔽箱移动,所述移动动力杆上设置所述移动动力装置,所述可移动装置与所述移动动力装置电连接,并提供移动的动力,所述饲养屏蔽箱支架上设置支架后壁,所述支架后壁对应所述屏蔽箱的位置上分别设置通气管接口及排气管接口,并分别与所述箱体通风系统连通,供所述饲养屏蔽箱内调节通风,所述支架后壁上设置箱体电力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与所述移动动力装置电连接;
[0008]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运送系统、所述箱体通风系统及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操控所述运送系统移动作业,所述控制系统还能够操控所述箱体通风系统进行通风作业,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操控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供电作业。
[0009]所述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中:所述箱体可视铅玻璃,供观察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屏蔽门上设置箱体温度计,供显示所述箱体外环境的温度。
[0010]所述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中:所述可移动装置包括上端水平移动臂、纵向移动臂、下端水平移动臂及固定抓手,所述固定抓手与所述纵向移动臂可移动连接,所述固定抓手能够通过所述纵向移动臂上下及前后移动,所述纵向移动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端水平移动臂及所述下端水平移动臂可移动连接,供所述纵向移动臂水平移动,所述上端水平移动臂及所述下端水平移动臂分别与所述移动动力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供支撑,所述下端水平移动臂上设置可升降杆,所述可升降杆能够伸缩移动,所述可升降杆的顶端设置可升降操作平台,所述可升降杆通过伸缩移动可调整所述可升降操作平台的高度,所述可升降操作平台供所述屏蔽箱及实验用动物箱放置。
[0011]所述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中:所述箱体通风系统包括阀门、通气管道及排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及所述排气管道分别与所述通气管接口及所述排气管接口连通,所述阀门分别设置与所述通气管道及所述排气管道上,并控制管道的启闭,所述阀门上设置阀门开关及自然通风口,所述阀门开关能够手动控制管道的启闭,所述自然通风口能够非动力空气流通。
[0012]所述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中:所述饲养屏蔽箱无顶部及后壁,所述饲养屏蔽箱的正面设置饲养屏蔽箱门,所述饲养屏蔽箱门上设置把手,供抓取,所述饲养屏蔽箱门上设置屏蔽箱可视铅玻璃,所述饲养屏蔽箱门与所述饲养屏蔽箱入口可插拔榫卯连接。
[0013]所述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中:所述饲养屏蔽箱支架上设置支架温度计,供显示所述箱体内的温度。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仅实验箱体内部环境与周围外环境之间的屏蔽,还实现各个动物饲养屏蔽箱之间的屏蔽,实现动物之间的辐射安全隔离饲养,同时在箱体内设计有操作平台用于放射源分装及辐射源植入实验动物体内操作,实现操作台的多功能,节约实验资源,另外在箱体内还有自动化的动物运送系统,实现植入放射源动物的安全取送,避免实验工作人员受到额外辐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结构图。
[0016]图2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剖视结构图。
[0017]图3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右视结构图。
[0018]图4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另一右视结构图。
[0019]图5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主视结构图。
[0020]图6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另一主视结构图。
[0021]图7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后视结构图。
[0022]图8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运送系统的结构图。
[0023]图9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箱体通风系统的结构图。
[0024]图10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饲养屏蔽箱的结构图。
[0025]图11为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的支架后壁的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
‑
箱体;2
‑
箱体屏蔽门;3
‑
箱体温度计;4
‑
控制系统;5
‑
门轴;6
‑
箱
体可视铅玻璃;7
‑
操作孔屏蔽门;8
‑
可移动托架;9
‑
操作孔道;10
‑
运送系统;11
‑
可移动装置;12
‑
上端水平移动臂;13
‑
纵向移动臂;14
‑
下端水平移动臂;15
‑
移动动力杆;16
‑
支架温度计;17
‑
饲养屏蔽箱支架;18
‑
饲养屏蔽箱;19
‑ꢀ
可升降操作平台;20
‑
可升降杆;21
‑
屏蔽箱入口;22
‑
固定抓手;23
‑
移动动力装置;24
‑
箱体通风系统;25
‑
阀门;26
‑
箱体电力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饲养屏蔽箱(18)、饲养屏蔽箱支架(17)的主体均由铅板、钢板材质构成,所述箱体(1)内设置运送系统(10),供饲养屏蔽箱(18)移动,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箱体通风系统(24),所述箱体通风系统(24)与若干个所述饲养屏蔽箱(18)分别连通,供所述饲养屏蔽箱(18)内调节通风,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通过门轴(5)与箱体屏蔽门(2)铰接,供动物、实验试剂取送及人员进入,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可移动托架(8),所述可移动托架(8)上放置控制系统(4);所述箱体屏蔽门(2)上设置操作孔道(9),所述箱体屏蔽门(2)与操作孔屏蔽门(7)可开合连接,并与所述操作孔道(9)位置对应,箱体屏蔽门(2)上有箱体可视铅玻璃(6),材料为防辐射铅玻璃;所述运送系统(10)包括可移动装置(11)、移动动力杆(15)、饲养屏蔽箱支架(17)及移动动力装置(23),所述饲养屏蔽箱支架(17)上设置若干个饲养屏蔽箱入口(21),供所述饲养屏蔽箱(18)插拔,所述可移动装置(11)与所述移动动力杆(15)可移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装置(11)能够供所述饲养屏蔽箱(18)移动,所述移动动力杆(15)上设置所述移动动力装置(23),所述可移动装置(11)与所述移动动力装置(23)电连接,并提供移动的动力,所述饲养屏蔽箱支架(17)上设置支架后壁(33),所述支架后壁(33)对应所述饲养屏蔽箱(18)的位置上分别设置通气管接口(35)及排气管接口(36),并分别与所述箱体通风系统(24)连通,供所述饲养屏蔽箱(18)内调节通风,所述支架后壁(33)上设置箱体电力控制系统(26),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26)与所述移动动力装置(23)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4)分别与所述运送系统(10)、所述箱体通风系统(24)及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26)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4)能够操控所述运送系统(10)移动作业,所述控制系统(4)还能够操控所述箱体通风系统(24)进行通风作业,所述控制系统(4)能够操控所述箱体电力控制系统(26)供电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辐射屏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可视铅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达,岳鹏,赵弘韬,高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高伟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