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3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能够允许患者在得到舒适休息的同时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从而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并且能够对余热进行利用,节能环保,其包括枕芯、导热柱和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膨胀阀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热泵系统内流通有循环工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内嵌于所述枕芯内,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蒸发器,所述换热器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模块。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冰敷枕头,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牙科类疾病一直困扰着广大群众,如牙龈炎、牙周炎、牙根炎甚至智齿都会造成疼痛以及面部的局部肿胀,而冰敷是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是利用冰袋或是冰毛巾面敷的方式进行消肿止痛,但是上述方法不允许患者一边冰敷一边躺着,患者不能在舒适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能够允许患者在得到舒适休息的同时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从而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并且能够对余热进行利用,节能环保。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枕芯、导热柱和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膨胀阀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热泵系统内流通有循环工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内嵌于所述枕芯内,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蒸发器,所述换热器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
[000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具有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换热器还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换热设置,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利用模块。
[0006]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利用模块包括暖气片,所述暖气片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暖气片进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呈S形或回形交错布置于所述换热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背向所述导热柱的一侧设置有风扇,且所述风扇正对所述蒸发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呈铜质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的上端内嵌于所述枕芯,工字型的下端正对所述蒸发器,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蒸发器的正下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位于所述枕芯内的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扇均控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枕芯为硅胶枕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蒸发器、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阀构成热泵系统,在热泵系统中流通循环工质,实现循环制冷,导热柱的一端内嵌于枕芯内,导热柱的另
一端正对蒸发器,能够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在患者枕在枕芯上时,可以通过导热柱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而热泵系统持续进行制冷循环,及时将人体传导的热量经导热柱吸收,实现冰敷的效果,从而本技术能够允许患者在得到舒适休息的同时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从而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并且换热器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利用余热利用模块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实现余热利用,节能环保。
[0015]进一步地,换热器内的第一流道用于循环工质流动,第二流道用于水流动,从而循环工质和水进行热交换,循环工质冷却,同时使水加热,热水通过暖气片等用热设备向外界散热,实现余热利用。
[0016]进一步地,利用风扇正对蒸发器,能够将冷风持续吹至导热柱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导热柱和蒸发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0017]进一步地,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导热柱温度,不至于导热柱温度过低,造成患者冻伤,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导热柱温度不适宜时,可以利用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和风扇,以实现对冰敷温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是枕芯、2是导热柱、3是蒸发器、4是风扇、5是压缩机、6是换热器、7是膨胀阀、8是暖气片、9是冰敷模块、10是制冷模块、11是余热利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解释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参见图1,其包括枕芯1、导热柱2和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3、压缩机5、换热器6和膨胀阀7,蒸发器3的出液口与压缩机5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5的出液口与换热器6的进液口连接,换热器6的出液口与膨胀阀7的进液口连接,膨胀阀7的出液口与蒸发器3的进液口连接,热泵系统内流通有循环工质,导热柱2的一端内嵌于枕芯1内,导热柱2的另一端正对蒸发器3,换热器6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11。
[0022]本技术利用蒸发器3、压缩机5、换热器6和膨胀阀7构成热泵系统,在热泵系统中流通循环工质,实现循环制冷,导热柱2的一端内嵌于枕芯1内,导热柱2的另一端正对蒸发器3,能够与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从而在患者枕在枕芯1上时,可以通过导热柱2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而热泵系统持续进行制冷循环,及时将人体传导的热量经导热柱2吸收,实现冰敷的效果,从而本技术能够允许患者在得到舒适休息的同时对肿胀部位进行局部的冰敷,从而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并且换热器6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11,利用余热利用模块11与换热器6进行热交换,实现余热利用,节能环保。
[0023]本实施例的蒸发器3、压缩机5、换热器6和膨胀阀7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闭合的热泵系统,其闭合管道中循环流动的是氟利昂等循环工质。
[0024]具体地,换热器6具有与换热器6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的第一流道,换热器6还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换热设置,换热器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余热利用模块11。
[0025]优选地,本实施例的余热利用模块11包括暖气片8,暖气片8的出水口与换热器6的进水口连接,暖气片8进水口与换热器6的出水口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暖气片8和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还可以设置循环泵,实现水循环流动。
[0026]本实施例的换热器6内的第一流道用于循环工质流动,第二流道用于水流动,从而循环工质和水进行热交换,循环工质冷却,同时使水加热,热水通过暖气片8等用热设备向外界散热,实现余热利用。本实施例的余热利用模块11还可以是水龙头等,热水可以直接被人们予以利用。
[0027]优选地,换热器6为板式换热器,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呈S形或回形交错布置于换热器6,提高换热效率。
[0028]具体地,蒸发器3背向导热柱2的一侧设置有风扇4,且风扇4正对蒸发器3。优选地,导热柱2呈铜质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的上端内嵌于枕芯1,工字型的下端正对蒸发器3,风扇4位于蒸发器3的正下方。铜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1)、导热柱(2)和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3)、压缩机(5)、换热器(6)和膨胀阀(7),所述蒸发器(3)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5)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缩机(5)的出液口与所述换热器(6)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换热器(6)的出液口与所述膨胀阀(7)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膨胀阀(7)的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热泵系统内流通有循环工质,所述导热柱(2)的一端内嵌于所述枕芯(1)内,所述导热柱(2)的另一端正对所述蒸发器(3),所述换热器(6)还换热连接有余热利用模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具有与所述换热器(6)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换热器(6)还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换热设置,所述换热器(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利用模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模块(11)包括暖气片(8),所述暖气片(8)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暖气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昕飞陈凯秦瑶张乾张宸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