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1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属于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相对的两侧壁均固设有路肩,路肩与道路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排水渠,排水渠开设在道路本体上,道路本体上表面固设有将排水渠上开口封闭的第一隐藏板,第一隐藏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水孔,道路本体下方挖设有与排水渠相通的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有效防止雨水堆积,以提高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的
,尤其是涉及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园林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006970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道路,包括隔潮板,所述隔潮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块,支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阻器,电阻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彩光灯,所述电阻器的凹槽处滑动连接有金属片,金属片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反光镜,所述金属片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轮,转轮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通过电阻器、彩光灯、金属片、反光镜、固定块、转轮与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利用了电阻的原理,具备在没有人的时候,地面上的电源会自动关闭,有人踏上的时候,就会自动开启的优点,实现了节能减排,节约劳动力的目的。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下雨天时,雨水会在园林景观道路上堆积,造成雨后人们无法在园林景观道路上散步游走,大大降低了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达到有效防止雨水堆积,以提高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相对的两侧壁均固设有路肩,路肩与道路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排水渠,排水渠开设在道路本体上,道路本体上表面固设有将排水渠上开口封闭的第一隐藏板,第一隐藏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水孔,道路本体下方挖设有与排水渠相通的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时,雨水受到路肩的阻拦留在道路本体上表面,道路本体上表面的雨水通过第一进水孔流入排水渠内,再通过排水渠流入蓄水池内,在蓄水池内进行收集,有效防止了道路本体上表面产生雨水的堆积,同时第一隐藏板的设置将排水渠盖住,有效防止空气中漂浮的塑料袋或其他垃圾进入排水渠内,同时使得道路本体更加美观,起到了隐藏排水渠排水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水泵和抽水管,水泵固设在路肩远离道路本体的侧壁,抽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通,抽水管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池内部,排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通,排水管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抽水管和排水管排出外界,有效防止了蓄水池内的雨水过多导致排水渠内漫延雨水,同时在晴天时,还可将蓄水池内
的水抽出进行植物的浇灌,由于水泵位于路肩远离道路本体的外侧,而抽水管延伸至地下的蓄水池内,排水管伸入植物丛中进行灌溉,使得排水组件更加的隐蔽,进而提高了园林景观道路的美观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道路本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渠相通的流水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水槽的设置使得落到道路本体上的雨水能够通过流水槽更加快速的进入排水渠内,进一步的有效防止道路本体上堆积雨水。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道路本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找平槽,找平槽内均放置有将流水槽上开口封闭的第二隐藏板,第二隐藏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水孔,第二隐藏板上表面与道路本体上表面齐平。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隐藏板将流水槽覆盖,有效防止空气中漂浮的塑料袋或其他垃圾进入流水槽内,同时找平槽的设置使得第二隐藏板上表面与道路本体上表面齐平,使得道路本体更加美观,起到了隐藏流水槽排水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水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排水渠相通,流水槽内底壁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流水槽与排水渠的相通处为低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高两边低的设置使得流入流水槽内的雨水能够更加快速的流进排水渠,提高了排水效率,进一步的有效防止道路本体上雨水的堆积。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的竖截面均为倒梯形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梯形状的设置使得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最上方的横截面积最大,能够接受更多的雨水,进而加快了排水速度,进一步的有效防止道路本体上雨水的堆积。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的内侧壁均设置为由上至下分布的波浪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状的设置使得带有部分泥沙的雨水通过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时,泥沙能够给停留在波浪状的波纹上,有效防止泥沙流入排水渠内造成排水渠的堵塞。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隐藏板放置在道路本体与路肩上,第一隐藏板上表面与道路本体上表面齐平。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隐藏板能够直接从道路本体上抬起,进而能够将第一进水孔内残留的泥沙进行冲洗,同时可以对排水渠内进行清理,进而保证了排水效率。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相对的内侧壁均固设有放置条,每个排水渠内均放置有滤板,滤板放置在放置条上。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的设置能够对经过第一进水孔流下的雨水进行过滤,进而有效防止排水渠内部造成堵塞,同时滤板可以从放置条上取下,更加方便清理。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道路本体下表面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地面固定,蓄水池位于支撑板下方,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收水孔,排水渠通过收水孔与蓄水池相通。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用于支撑道路本体,提高了道路本体的安全性,排水渠内的雨水通过收水孔后进入蓄水池内,支撑板还能够起到过滤排水渠内垃圾的效果。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雨水通过第一进水孔流入排水渠内,再通过排水渠流入蓄水池内,在蓄水池内进行收集,有效防止了道路本体上表面产生雨水的堆积,第一隐藏板的设置将排水渠盖住,起到了隐藏排水渠排水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
[0029]2.流水槽的设置使得落到道路本体上的雨水能够通过流水槽更加快速的进入排水渠内,进一步的有效防止道路本体上堆积雨水;
[0030]3.找平槽的设置使得第二隐藏板上表面与道路本体上表面齐平,使得道路本体更加美观,起到了隐藏流水槽排水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园林景观建筑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3是为显示流水槽的局部剖视图。
[0034]图中,1、道路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相对的两侧壁均固设有路肩(2),路肩(2)与道路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排水渠(3),排水渠(3)开设在道路本体(1)上,道路本体(1)上表面固设有将排水渠(3)上开口封闭的第一隐藏板(31),第一隐藏板(3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水孔(311),道路本体(1)下方挖设有与排水渠(3)相通的蓄水池(6),蓄水池(6)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7)包括排水管(73)、水泵(72)和抽水管(71),水泵(72)固设在路肩(2)远离道路本体(1)的侧壁,抽水管(71)一端与水泵(72)相连通,抽水管(71)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池(6)内部,排水管(73)一端与水泵(72)相连通,排水管(73)另一端与外界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渠(3)相通的流水槽(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找平槽(42),找平槽(42)内均放置有将流水槽(4)上开口封闭的第二隐藏板(41),第二隐藏板(4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水孔(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达许慧琴王静周晓国
申请(专利权)人:创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