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便携袋与套接于便携袋内部的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配合的连接环,所述引流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扣实现了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固定,方便了患者的使用,通过设置调节纽扣实现了对第二弹性带长度的调节,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便携袋方便了对引流袋的存放,方便了对引流袋的转移,采用塑料材质的挂钩与连接环节省本装置的成本,扩大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因疾病需要,现临床上留置各类引流管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引流管末端所连接的引流袋的固定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患者多使用线绳、别针或者挂钩将引流袋固定在床边或者床单上,且患者下床活动或外出检查时多手提或使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在衣服上,这既不美观又为患者增加了负担,严重者因牵拉等问题也极有可能造成引流管的脱出,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身体的恢复,现有的引流装置还存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固定不方便,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便携袋与套接于便携袋内部的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配合的连接环,所述引流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爹人引流管。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远离连接圈一端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母扣与子扣。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固定带长度的调节纽扣,所述第二固定带的长度长于第一固定带。
[0007]优选的,所述便携袋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引流袋套接于便携袋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挂钩与所述连接环均采用塑料材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均采用橡胶材质。
[0010]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扣实现了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固定,方便了患者的使用,通过设置调节纽扣进一步实现了对第二弹性带长度的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便携袋方便了对引流袋的存放,进一步方便了对引流袋的转移,采用塑料材质的挂钩与连接环是为了而节省本装置的成本,进一步扩大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1‑
第一弹性带、2
‑
母扣、3
‑
子扣、4
‑
第二弹性带、5
‑
调节钮扣、6
‑
连接圈、7
‑
挂钩、8
‑
连接环、9
‑
便携袋、10
‑
引流袋、11
‑
连接头、12
‑
第一引流管、13
‑
调节阀、14
‑
第二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7]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4,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圈6,所述连接圈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7,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便携袋9与套接于便携袋9内部的引流袋10,所述引流袋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7配合的连接环8,所述引流袋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12,所述第一引流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13,所述调节阀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爹人引流管14。
[0018]所述第一弹性带1与第二弹性带4远离连接圈6一端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母扣2与子扣3。
[0019]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母扣2和子扣3实现了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4的固定,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带1与第二弹性带4缠绕在患者腰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弹性带的固定带进一步扩大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满足了不同身材患者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推广。
[0020]所述第二弹性带4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固定带4长度的调节纽扣5,所述第二固定带4的长度长于第一固定带1。
[0021]通过设置调节纽扣5进一步实现了对第二弹性带4长度的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推广。
[0022]所述便携袋9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引流袋10套接于便携袋9的内部。
[0023]通过设置便携袋9方便了对引流袋10的存放,进一步方便了对引流袋10的转移,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方便了患者的使用,有利于推广。
[0024]所述挂钩7与所述连接环8均采用塑料材质。
[0025]采用塑料材质的挂钩7与连接环8是为了而节省本装置的成本,进一步扩大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0026]所述第一引流管12与第二引流管14均采用橡胶材质。
[0027]通过设置香蕉材质的两个引流管,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4),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圈(6),所述连接圈(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7),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便携袋(9)与套接于便携袋(9)内部的引流袋(10),所述引流袋(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挂钩(7)配合的连接环(8),所述引流袋(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12),所述第一引流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13),所述调节阀(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爹人引流管(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辇,辛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