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及热解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6249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及油泥热解器,包括热解器,热解器包括热解器壳体以及热解器壳体内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驱动叶片,驱动叶片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楔形,驱动叶片的迎角大于离角,单个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分布角度小于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及热解器


[0001]本申请涉及环保油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及热解器。

技术介绍

[0002]油田在开采过程中,油田钻井产生的油基钻屑及类似罐底油泥等都需要经过热解处理成环保物料,热解就是将油泥输送到油泥热解室中,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现有的热解系统,为了保证油泥能在热解室内停留足够多的时间,油泥能得到充分的热解,一般需要将油泥热解室的热解通道设计的非常长,以此来满足热解时间需求。但是这种热解系统,整体装置配套繁杂,占地面积大,对于海上油田开采来说,海上钻井平台受作业面积和船台载荷制约,无法建立这种体积庞大的热解系统,只能将油泥需定期运回陆地,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解器,该热解器体积小,可适用于海上钻井平台使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热解器的、可适用于海上使用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解器,包括热解器壳体,以及穿装在热解器壳体内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驱动叶片,所述驱动叶片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楔形,驱动叶片的迎角大于离角,单个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分布角度小于180
°
,相邻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方向上具有间隔。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的旋向相反,且两个输送绞龙的驱动叶片互相穿插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重叠一部分。
[0006]进一步的,所述热解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加热层,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在水平方向上排布,热解器壳体底部对应两个输送绞龙相交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呈人字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为空心设置,旋转轴的内侧设置有旋转轴加热层。
[0008]进一步的,相应加热层采用电磁线圈加热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沿轴向方向的中部位置处为光杆过渡段,所述驱动叶片分布在所述光杆过渡段的两侧以将热解器内空间分为干燥段和热解段。
[001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器,热解器包括热解器壳体,以及穿装在热解器壳体内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驱动叶片,所述驱动叶片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楔形,驱动叶片的迎角大于离角,单个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分布角度小于180
°
,相邻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方向上具有间隔。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的旋向相反,且两个输送绞龙的驱动叶片互相穿插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重叠一部分。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解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加热层,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在水平方向上排布,热解器壳体底部对应两个输送绞龙相交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呈人字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为空心设置,旋转轴的内侧设置有旋转轴加热层。
[0014]进一步的,相应加热层采用电磁线圈加热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沿轴向方向的中部位置处为光杆过渡段,所述驱动叶片分布在所述光杆过渡段的两侧以将热解器内空间分为干燥段和热解段。
[0016]进一步的,所述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还包括粉尘回收装置,所述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粉尘回收装置通过进气口与所述热解器连接,通过所述出气口与相应油气冷凝器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内部空间的上方为粉尘沉降腔,其内设置有迷宫式粉尘沉降通道,下方为粉尘收集腔,其内设置有将从粉尘沉降腔中沉积下来的粉尘推向进气口的推料绞龙。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回收箱的左右两端,所述推料绞龙上的推料叶片左右对称以将粉尘收集腔中的粉尘从中部同时推向两侧进气口处。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热解器的输送绞龙的此种结构设计,物料在被输送绞龙驱动输送的过程中,物料被驱动叶片稍微向前推动一段距离,部分物料便会因为相邻驱动叶片之间的间隔以及驱动叶片自身的形状,而退后一部分,这样,在不连续桨叶和楔形桨叶迎角大于离角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油泥输送滑失比,这样,无需设置非常长的物料热解通道,便可增加物料在热解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确保短轴短壳体结构的油泥热解停留时间,以此设计制造的热解器,体积小,重量轻,完全符合海上钻井平台对低占地面积、低载荷的需求。
[00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左视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解器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解器的左视图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解器的输送绞龙的单独结构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粉尘回收装置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粉尘回收装置的左视图;
[002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钻井平台油泥热解系统的粉尘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
上料机;
[0032]2‑
进料密封;
[0033]3‑
热解器;
[0034]31

热解器壳体;311

壳体加热层;311a

脐形底部加热层;311b

旁侧加热层;32

输送绞龙;321

旋转轴;3211

旋转轴加热层;321a

干燥段;321b

热解段;322

驱动叶片;322c

叶角;322d

迎角;322e

离角;
[0035]33

电滑环A;34

电滑环B;
[0036]4‑
粉尘回收装置;
[0037]41

回收箱;411

进气口;412;出气口;414

粉尘沉降腔;415

隔板;
[0038]42

推料绞龙;
[0039]5‑
水冷螺旋;
[0040]6‑
吨袋机;
[0041]7‑
除磷除硝装置;
[0042]8‑
油气冷凝器;
[0043]9‑
驱动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器壳体,以及穿装在热解器壳体内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驱动叶片,所述驱动叶片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楔形,驱动叶片的迎角大于离角,单个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分布角度小于180
°
,相邻驱动叶片在旋转轴周向方向上具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的旋向相反,且两个输送绞龙的驱动叶片互相穿插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重叠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加热层,所述输送绞龙有两个,两个输送绞龙在水平方向上排布,热解器壳体底部对应两个输送绞龙相交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呈人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空心设置,旋转轴的内侧设置有旋转轴加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解器,其特征在于,相应加热层采用电磁线圈加热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文孟宪熙范雨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纬纶华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