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2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铰接柱铰接,且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限手环和第二限手环,所述第一夹臂一端内侧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一端位于所述滑槽内,另一端穿出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滑槽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制动板,所述一对制动板内对应设置有一对微型电机,所述第一限手环外侧设置有制动按钮,所述制动按钮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外循环管道夹,无需医务人员手动握住夹柄控制夹角大小,既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还能有效保证管道夹持的精确度、稳定度。稳定度。稳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

技术介绍

[0002]体外循环是指应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大血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管道主要应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将手术病人静脉血从体内引出,通过体外循环机氧和后回输至体内的管道。在体循环手术过程中会经历体外循环建立初期的前并行循环和体外循环结束前的后并行循环两个过程。在并行循环过程中需要体外循环医生用管道夹(血管夹等)半夹闭(非完全夹闭)体外循环管道限制静脉引流管道内的血液流量,以保证患者体内自身循环体统血液容量,确保前并行循环向完全体外循环安全过度或后并行循环向停止体外循环安全过度。现今所用的管道夹(血管夹等)缺点是:1、部分手术并行循环时间较长需要体外循环医生长时间用手握持管道夹控制流量;2、由于完全由体外循环医生手动操作,限制引流的精确度、稳定度难以掌控3、术中长时间施力固定握持管道夹易造成体外循环医生手部肌肉疲惫,导致操作误差。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1120281710.8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夹壁钳,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体外循环管路夹壁钳在使用时,两钳臂之间夹角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握住钳柄控制,长时间手术操作会给医务人员手部带来较大压力,从而很难长时间保持两钳臂之间夹角稳定,容易影响手术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包括:
[0007]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
[0008]第一限手环和第二限手环,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背侧;
[0009]伸缩柱,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一端靠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
[0010]滑槽,其设置在所述伸缩柱内部,且开口向上;
[0011]滑动柱,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位于所述滑槽内,另一端可穿出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滑槽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制动板,所述一对制动板内对应设置有一对微型电机,所述一对制动板可沿所述伸缩柱顶部相对滑动并挤压所述滑动柱,所述第一限手环外侧设置有制动按钮,所述制动按钮与所述一对微型电机连接。
[0012]优选的是,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另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组管道槽。
[00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臂侧壁设置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与所述伸缩柱连接。
[00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臂另一端设置有光源。
[0015]优选的是,所述制动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限手环外侧靠近所述铰接柱一端。
[001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限手环和所述第二限手环内侧为橡胶材质。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伸缩柱、滑动柱和制动板的设置,当需要固定管道夹夹角大小时,按压制动按钮利用制动板挤压并固定滑动柱即可,无需医务人员手动握住夹柄控制夹角大小,既能减轻医务人员负担,还能有效保证管道夹持的精确度、稳定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体外循环管道夹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伸缩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体外循环管道夹的主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一限手环;4.第二限手环;5.伸缩柱;6.滑动柱;7.制动板;8.制动按钮;9.管道槽;10.光源;11.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002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第一限手环3、第二限手环4、伸缩柱5、滑动柱6、制动板7、制动按钮8、管道槽9、光源10和调节钮11。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类似剪刀结构,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间的夹角来夹持固定体外循环管道;第一限手环3和第二限手环4对应设置在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一端,且分别位于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相背侧,类似于剪刀柄结构;
[0026]伸缩柱5设置在第一夹臂1一端靠近第二夹臂2一侧,伸缩柱5的长度可调,由于当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夹角最小时,伸缩柱5的顶部会接触到第二夹臂2,故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柱5的长度来限制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间的最小夹角,避免手术过程中过度挤压管道,避免造成不必要风险;滑槽设置在伸缩柱5内部,且开口向上;滑动柱6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且其一端位于滑槽内,另一端可穿出滑槽并与第二夹臂2连接,滑槽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制动板7,一对制动板7内对应设置有一对微型电机,一对制动板7可沿伸缩柱5顶部相对滑动并挤压滑动柱6,第一限手环3外侧设置有制动按钮8,制动按钮8与一对微型电机连接,当需要将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夹角固定时,只需按压制动按钮8打开微型电机,控制制动板7沿伸缩柱5顶部相对滑动并挤压滑动柱6,将滑动柱6抱紧卡死,即可有效固定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夹角,当需要继续调节夹角大小时,只需再次按压制动按钮8使制动板7复位即可。
[0027]进一步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另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组管道槽9,通过管道
槽9可以有效卡合管道,避免管道从管道夹前端滑出。
[0028]进一步地,第一夹臂1侧壁设置有调节钮11,调节钮11与伸缩柱5连接,伸缩柱5内设置有电机,通过调节钮11调节电机转动,从而调节伸缩柱5长度,通过伸缩柱5的长度来限制管道夹两个夹臂最小夹角。
[0029]进一步地,第一夹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光源10,通过光源10方便看清管道的夹闭程度。
[0030]进一步地,制动按钮8设置在第一限手环3外侧靠近铰接柱一端,方便使用时按压制动按钮8。
[0031]进一步地,第一限手环3和第二限手环4内侧为橡胶材质,与手部接触更舒适。
[0032]本技术提供的体外循环管道夹,通过伸缩柱5、滑动柱6和制动板7的设置,当需要固定管道夹的两个夹臂间夹角大小时,按压制动按钮8,利用制动板7挤压并固定滑动柱6即可,无需医务人员手动握住夹柄控制夹角大小,既能减少医务人员手部工作压力,也能有效避免因长时间工作引起手部施力不稳定,而且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柱5的长度来限制管道夹最小夹角。
[0033]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一限手环和第二限手环,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背侧;伸缩柱,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一端靠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滑槽,其设置在所述伸缩柱内部,且开口向上;滑动柱,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位于所述滑槽内,另一端可穿出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滑槽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制动板,所述一对制动板内对应设置有一对微型电机,所述一对制动板可沿所述伸缩柱顶部相对滑动并挤压所述滑动柱,所述第一限手环外侧设置有制动按钮,所述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夏家红吴杰邹艳强于济彰许恒崔济开陈漳李媛杜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