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22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底部中心垂直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侧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所述转动柱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泵体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第二固定管内端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外端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板挤压所述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当吸引管内血流或气体方向逆向时,自动控制转动电机改变转动方向,带动转动板反向挤压导管,改变血流或气体方向,以保证及时顺利将血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时,需要及时将手术区域内血液吸走,一方面保证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便于显露,另一方面将回收的血液经过滤、体外氧合后再次泵入患者动脉系统起到保护和节约用血的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体外循环机其中一个滚压泵挤压泵管产生负压,连接心内引流管,将血液回收到储血罐。血流的方向取决于滚压泵泵头的转动方向,因此在医疗手术之前,为了确保血流方向正确,每次都需要安排专门人员检查管道内血流方向,一旦术前忘记检查,很容易出现血流或气体方向倒灌现象,极易造成重大医疗事故。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1120281710.8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装置体外循环静脉回路,通过在导管上设有防逆流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仅能避免血液或气体反向流动进入患者体内,一旦血液或气体反向流动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改变滚压泵泵头转动方向,以保证顺利将血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但是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医护人员人手不足时,单纯依靠医护人员手动调节往往不能及时操作,容易因此而延误患者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包括:
[0007]泵体,其为圆柱结构,且内部中空;
[0008]转动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泵体内底部中心,且所述转动柱外侧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垂直于泵体底部,所述转动柱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
[0009]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其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泵体侧壁;
[0010]导管,其贴合环设在所述泵体内壁,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第二固定管内端部对应连接;
[0011]吸引管,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外端部连接,且所述吸引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
[0012]其中,初始状态下,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转动柱一端挤压所述导管。
[0013]优选的是,所述泵体顶部可拆卸设置有透明顶盖。
[00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与所述吸引管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电导线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柱长度为所述泵体内部高度的1/2~2/3。
[001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第二固定管分别与所述导管两端可拆卸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柱、转动电机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当单向阀表面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吸引管内血流或气体方向逆向时,自动控制转动柱内部的转动电机改变转动方向,从而带动转动板反向挤压导管,改变血流或气体方向,以保证及时顺利将血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所述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泵体;2.转动柱;3.转动板;4.第一固定管;5.第二固定管;6.导管;7.吸引管;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002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包括泵体1、转动柱2、转动板3、第一固定管4、第二固定管5、导管6、吸引管7和单向阀8。泵体1作为滚压泵使用,其为圆柱结构,且内部中空;转动柱2垂直设置在泵体1内底部中心,且转动柱2外侧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3,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3有两块,且对称设置在转动柱2两侧,转动板3垂直于泵体1底部,转动柱2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轴与泵体1底部连接,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柱2转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血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时,通过转动电机控制转动柱2顺时针正向转动;
[0027]第一固定管4和第二固定管5分别贯穿设置在泵体1侧壁;导管6贴合环设在泵体1内壁,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管4和第二固定管5内端部对应连接;吸引管7与第一固定管4或第二固定管5外端部连接,且吸引管7内设置有单向阀8,单向阀8靠近第一固定管4或第二固定管5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转动电机连接;初始状态下,转动板3远离转动柱2一端挤压导管6。
[0028]进一步地,泵体1顶部可拆卸设置有透明顶盖,可通过透明顶盖查看泵体1内部情况,如导管6是否堵管或弯折。
[0029]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管4或第二固定管5与吸引管7螺纹连接,既方便拆卸,也能保证连接紧密。
[0030]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与转动电机通过电导线连接,使用时将电导线接上即可。
[0031]进一步地,转动柱2长度为泵体1内部高度的1/2~2/3,方便转动柱2在泵体1内转动。
[0032]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管4和第二固定管5分别与导管6两端可拆卸连接,方便将导管6拆下清洗。
[0033]本技术提供的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吸引管7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在第一固定管4上或第二固定管5上,而连接的管道不同会造成血流方向不同,另外滚压泵转动柱2的转动方向不同,也会造成血流方向不同,本方案中通过转动柱2、转动电机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当单向阀8表面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吸引管7内血流方向逆向时,自动控制转动柱2内部的转动电机改变转动方向,从而带动转动板3反向挤压导管6,改变血流或气体方向,以保证及时顺利将血从手术视野内引流回来。
[0034]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循环用滚压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其为圆柱结构,且内部中空;转动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泵体内底部中心,且所述转动柱外侧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垂直于泵体底部,所述转动柱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其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泵体侧壁;导管,其贴合环设在所述泵体内壁,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第二固定管内端部对应连接;吸引管,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外端部连接,且所述吸引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管或所述第二固定管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其中,初始状态下,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转动柱一端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夏家红吴杰邹艳强于济彰许恒崔济开陈漳李媛杜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