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胃肠液减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其中,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和净化箱,所述储液箱和净化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其有益效果是,该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网,借助过滤网表面的净化物质,能够对经净化液净化后的废气进行再次过滤净化的目的,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工作,能够达到对净化过滤后的废气进行再次杀菌处理的目的,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实现对胃肠液与清洗液进行搅拌的目的,同时借助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转动,能够对储液箱内壁表面和底部进行刮动,避免胃肠液粘附在内壁和底部难易清理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胃肠液减压
,具体涉及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而胃和小肠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成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
[0003]目前,在胃肠外科需要使用减压装置对患者胃肠液进行吸收排出,但是现有的减压装置大多存在不便清理和无法对废气进行过滤,未过滤净化排出的废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传播病毒的问题,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减压装置不便清理和净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和净化箱,所述储液箱和净化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分别穿设有转轴和空心轴,所述转轴和空心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储液箱和净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刮板,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分别储液箱内壁的底部和内壁表面搭接;
[0006]所述空心轴的顶部套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穿过储液箱并位于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储液箱和净化箱内壁的顶部均穿设有喷头,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顶部,所述空心轴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空心轴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净化箱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口。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链,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和空心轴的表面,所述齿轮通过齿链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底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内设置有刹车片。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液箱和净化箱的侧面均设置有排污阀,所述净化箱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检修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净化箱的前侧设置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表面设置刻度尺。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液箱的前侧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与各用电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网,借助过滤网表面的净化物质,能够对经净化液净化后的废气进行再次过滤净化的目的,增强净化效果,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工作,能够达到对净化过滤后的废气进行再次杀菌处理的目的,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实现对胃肠液与清洗液进行搅拌的目的,同时借助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转动,能够对储液箱内壁表面和底部进行刮动,避免胃肠液粘附在内壁和底部难易清理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
[0014]2、该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工作,能够通过转轴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借助齿链的传动作用能够带动空心轴转动,通过第一搅拌叶随着空心轴转动,能够增加净化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果,通过取掉密封检修门,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检修清理和更换,保障过滤净化效果,通过设置旋转接头,能够在不转动管道的情况下达到配合空心轴转动的目的。
[0015]3、该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通过喷头连接外部水管,能够对储液箱和净化箱内进行喷射,达到对储液箱和净化箱内部进行清理的目的,通过设置连接管,借助真空泵工作,借助单向阀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胃肠液进行抽出并送入储液箱进行收集,通过设置透明窗方便对净化箱内的净化液余量进行观察并方便及时添加和排出更换,保障净化效果,通过设置滚轮,能够达到带动装置进行位置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储液箱和净化箱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储液箱;3、第一刮板;4、第二刮板;5、净化箱;6、第一搅拌叶;7、空心轴;8、滚轮;9、排污阀;10、过滤网;11、紫外线杀菌灯;12、喷头;13、排气口;14、壳体;15、轴承;16、旋转接头;17、管道;18、驱动组件;181、齿链;182、齿轮;183、驱动电机;19、连接管;20、单向阀;21、转轴;22、第二搅拌叶;23、密封检修门;24、操控面板;25、刻度尺;26、透明窗;27、螺栓;28、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2和净化箱5,储液箱2和净化箱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5,两个轴承15内分别穿设有转轴21和空心轴7,转轴21和空心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18,储液箱2和净化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4,驱动组件18固定连接在壳体14内,驱动组件18包括驱动电机183、齿轮182和齿链181,齿轮182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21和空心轴7的表面,齿轮182通过齿链181传动连接,转轴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83,驱动电机183固定连接在壳体14内壁的顶部,通过驱动组件18中的驱动电机183工作,能够通过转轴21带动齿轮182转动,进而借助齿链181的传动作用能够带动空心轴7转动。
[0024]转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刮板3,通过驱动组件18带动转轴21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搅拌叶22转动,实现对胃肠液与清洗液进行搅拌的目的,同时借助第一刮板3和第二刮板4的转动,能够对储液箱2内壁表面和底部进行刮动,避免胃肠液粘附在内壁和底部难易清理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转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22,第二搅拌叶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4,第一刮板3和第二刮板4分别储液箱2内壁的底部和内壁表面搭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2)和净化箱(5),所述储液箱(2)和净化箱(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5),两个所述轴承(15)内分别穿设有转轴(21)和空心轴(7),所述转轴(21)和空心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18),所述储液箱(2)和净化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4),所述驱动组件(18)固定连接在壳体(14)内,所述转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刮板(3),所述转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22),所述第二搅拌叶(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4),所述第一刮板(3)和第二刮板(4)分别储液箱(2)内壁的底部和内壁表面搭接;所述空心轴(7)的顶部套接有旋转接头(16),所述旋转接头(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17),所述管道(17)的一端穿过储液箱(2)并位于储液箱(2)的内部,所述储液箱(2)和净化箱(5)内壁的顶部均穿设有喷头(12),所述储液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20),所述连接管(19)上设置有真空泵(28),所述真空泵(28)固定连接在储液箱(2)的顶部,所述空心轴(7)的表面通过螺栓(27)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空心轴(7)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张旭,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